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低眉重生
近距离接触思维导图有一段时间了,关注的时间则更长。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孩子们使用,我觉得对于语文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思维导图,也没太当回事。即使在现场听高新三小的思维导图课的时候,刘濯源教授也这样说,我虽说是研究思维导图的,但并不是说非得一定得使用它。
尤其是当分析《台湾的蝴蝶谷》中这段文字时,“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聚会。”短短的一段话,用思维导图分析的特别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好好的一篇文章,被大卸八块,肢解的七零八碎,毫无美感可言。所以说,有些文章可能不适合使用这个工具。但有些思路清晰,脉络分明的文章可能更适用。
当我在团队看到大家用思维导图总结生字词,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也试试了。
随后,也让孩子们尝试了一下梳理课文内容,《三顾茅庐》和《祁黄羊》都是故事性的文章。上一课学习《三顾茅庐》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先画出范例,带他们整理课文思路。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明白的道理这几项内容,跟孩子讲了后,再让孩子们进行思维建构,画出来。
今天这节课,就让他们自己尝试,因为是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我还在指导,孩子们画的虽说稚嫩还过得去。
生字词 课文内容梳理及生字 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 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 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 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 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 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 思维导图使用记录――初次放手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思维导图的使用上也一样。
前几天讲《最佳路径》这节课,感觉这将近两周的课了,这堂语文课,最失败!
学生听的是云里雾里,虽然我运用了思维导图,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并不买账。
这篇课文的叙事性不强,看起来还是不能想当然,不能刻意地为了运用某个工具去讲语文。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