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爸妈不要我的童年噩梦,给我的人生有多大影响?

2020-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超龄熊孩纸_3a21

      热闹的宴席,爸妈红光满面眉开眼笑,我隔着桌子一个劲地叫他们,他们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哭着喊他们,还是没有反应,好像我不存在似的。

      明明知道只是个梦,每次醒来还是感到难过,确切地来说也不只是梦,我上小学以前,住在外婆家,跟父母的交流少之又少,回到自己家以后,有段时间还不适应,总是想着去外婆家。再大一点,开始会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兴致勃勃地跟父母分享,他们不但没有回答,表情都没有,我感觉自己好像跟墙壁在说话,次数一多,我没了和父母分享想法的兴致。

    我跟父母之间有一堵心墙,他们对我的爱和关心总是以责骂和体罚的形式表现,我自卑,失落,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

    然后心里开始积累怨气,跟同学时有争执,沉浸于虚拟想象,那里能够补充现实的不满意,大脑精力有限,学习就效果不好,这样,我既不会表达自己,又没有发展好自己。

    诡异的是,我喜欢过的人,多少都有我父母的性格特点,跟他们相处的模式,也跟我父母相处的模式相似,不断延续被吸引、产生好感,幻想,一次次喜欢上不喜欢自己的人,一次次期望,失望,爱情信心几乎磨灭。

    深爱却疏离,是我和父母的关系,也表现在我和喜欢的人之间,潜意识里面,我以为父母不理我,责备我,就是不爱我,我难过、害怕、不甘心,苦苦寻求父母的理解和爱。

    父母并不是真的不爱我,只是他们不能理解我脆弱敏感的性格,没有用我希望的方式来爱我,不代表不爱。

      按这个逻辑,不喜欢我、拒绝我的人,不是讨厌我,也不是否定我,只是不想和我发展恋爱关系,不是觉得我不能喜欢他们,不能主动追求他们,不然他们就会鄙视我。

      关键点:从父母不理解发展到自我否定、展开幻想满足感感情需求到正视、接受、放下,需要填满心中三十多年的坑,才能走出自恋、自以为是,不会再打着单恋的旗号去骚扰别人,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就是错。

      自己心态要调整好,在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时,及时关上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开关,告诉自己:你很好,继续努力。

   

   

   

   

图片来自手机图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