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清流漱古今
泉,大地的眼泪,或沸腾,或清幽,或舒缓,唯趵突泉张扬!`
第一眼见到正门横匾"趵突泉"透着金光的三个字,我就懂了,她张扬的有理由。三个字饱蘸鸿鹄之力,乾 隆皇帝书法劲道彰昭无遗,有皇帝的墨宝在此镇着,别处只能是第二泉了。
从乾 隆皇帝的大字下迈进了趵突泉公园,恰逢时间尚早,也非旺季,三三两两的游人,四散开来,去寻觅自己曾梦见的遇见。
整个园林内趵突泉并不孤单,四周散落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杜康泉等三十余处泉。
趵突泉等诸泉的美不仅仅是泉之美,而在于那眼泉流出了千年文化的芬芳。那一眼眼泉水或喷涌或轻流,汇成一汪汪小潭,如镜似鉴,侧立岸沿,俯首而观,眉清目秀皆映水间,偶有鱼儿或红或金或白或黑,轻摆滑过,搅乱了一池思绪。放眼四顾,碧波流情,杨柳拂风,庭阁错落,若隐于间,诱得游人目不舍憩。
趵突泉为诸泉之王者,"趵突泉"其名颇有些来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曾巩所名,本意他老人家取名为"槛泉",奈何,这丰盈雅致的名,当地居民并不买帐,估计老人家也很无语,最后只好改成了"趵突泉"。其名亦有其它,如"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整池泉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一池三泉喷涌而出,蔚然壮观。
环目四周,宋代建筑泺源堂位于泉北,泉西南角有观澜亭,为大明朝所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亭内立一石碑上书趵突泉铿锵三字,乃大明书法家胡缵宗的墨宝。池东横卧来鹤桥,桥头是一处木制结构的建筑牌楼,上悬横额书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游人叹观趵突泉之文化雄浑,古韵悠长。
关于趵突泉历代文人墨客奋笔颇多,我个人较为喜爱苏辙的诗一首: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辙,其文学作品现今被称道的并不多,借机献此诗共赏。
比起趵突泉的霸气,我最喜漱玉泉,可能缘于宋人李清照吧。这个大才女一生写了很多诗词,比起苏辙来,她的诗词并易代入,至今被世人传诵。
据传李清照曾在漱玉泉侧居住,此泉才得漱玉之美名,她的居所亦被后人称为漱玉堂。
漱玉精巧玲珑,其泉池长不足五米,宽仅三米有余,石栏围立,墨绿色“漱玉泉”三字嵌入石中。明代诗人晏璧诗云"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一池春水清静若思,偶尔会瞧见星星点点的水泡从水底窜了出来,向游友示意着,她是一眼泉。
围栏面南设计了一个豁口,漱玉泉溢出的清流坠入略低的螺丝泉,再也分不清,谁是谁的柔情。
移步漱玉泉东北角,一处雅致小院藏于绿荫深处,楼门上跃起的飞檐招呼着游人,易安故居在此。
是的,就是她,痴男怨女传唱千古的易安居士李清照,她在这里!抬眼与郭沫若题的“李清照纪念堂”撞了个正着,门柱一副对子: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一脚迈进,一面屏风挡住了脚步,屏风前书“一代词人”,后书“传颂千秋”,皆为郭沫若所题。一尊汉白玉的雕像温润婉柔,手持书卷,目略低垂,似乎在凝视,或是一块金石,或是一卷书画,或是刚自漱玉泉返回院内,清泉濯思,戏水为妆,正捕得佳句,填词吟诵。
整个纪念堂并不大,只是个单屋的院落,质朴清格,内有展厅,图、文、像、书、画等,介绍了李清照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李清照,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通诗词,她的词,轻巧尖新,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觉耳,让人欢喜了近千年,她善于心灵之眼觅得人生感悟,作长短句,锁住了一代又一代小女子闺房的清愁。奈何红颜薄命,多情自凄凉,后半生的磨难如巨石压在她如黄花般纤弱的肩,让人泪目。
本是才子佳人衣食尚优,奈何家国情仇,背景离乡,在济南那些日子,李清照夫妇吟诗作画积累了巨大的文化财富,据其《金石录后序》记载:“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何意?又笨又重的扔了,一般般的画扔了,古董没有款不值钱的扔了,监本扔了,扔来扔去,带到江南的还有十五车!
悲剧的人生注定不平静,李清照到了江南并未遇见想像中的安然与静美。老公走了,而那十五车宝贝在浙江绍兴钟氏之家寄存,一夜被盗,书画、金石、古卷等全部散佚。最悲伤的是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今也无处寻得。唯存《漱玉词》辑本,约收录了五十首左右传于今世。
一个弱女子无所依靠,再嫁又遇渣男,叹其凄苦终老。朱彧在其《萍洲可谈》提及:“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
出了易安居士的故居,我又四处转了转,游尽众泉,心情是悲凉的,当我离开那刻,转身又深深地望了回去,似乎懂了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