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虐记》:惨遭囚禁的少女,带你见识人性中更大的恶
一场投毒案,被害人被指责自作自受,如果不是自己性格乖张跋扈,影响了他人,就不会被集体下毒,那不过是一场意外;一场性侵案,被害人被指责着装不当,如果不是自己穿着性感火辣,引诱了他人,就不会惨遭横祸;一场谋杀案,被害人被指责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她自己恋爱无脑,有钱有貌,就不会尸骨无存······不知从何时开始,有害者有罪论成为了一把利刃,悬在了被害者的头顶,让其亲人痛不欲生。
人性中的恶,总能突破一次又一次极限,让人不寒而栗。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恶意》一书,真相就令人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谁能想到,杀人动机不过是“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源于这种恨意,让他把屠刀挥向了昔日同窗好友,并在杀死他之后尽一切可能让其身败名裂。
恶意是什么?是一场无端的揣测,更是我不好,你也不能好的不甘。而《残虐记》中对受害者的恶意揣测,更是一场卑劣的犯罪,它比《恶意》中的恨更令人恐惧。
《残虐记》是江户川乱步奖作家桐野夏生的代表作之一。桐野夏生的作品多从社会中被夜魄、被忽略的女性视角出发,以锋利冷峻的笔风探究人之“恶意”。
景子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天真烂漫的年纪,却被一个陌生的男人囚禁。在脏乱差的房间里,在随时面对的暴力面前,她小心翼翼,调动自己所有的智力与男人斗智斗勇。但是,她从来没想过放弃。
她怀念外面的世界,她渴望重获自由。为此,她把隔壁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想象成自己的救世主,成为自己的信仰。哪怕知道隔壁是一个聋子时,她也不曾放弃自救。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那个一墙之隔的人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也没有发现一墙之隔的自己。
她能做的是迎合男人,让自己能活下去。白天,她忍受男人的喜怒无常;夜晚她假装男人变成小男孩写交换日记。终于,她得救了。本以为重见天日的自己,可以开启重生之门,让生命灿烂怒放,可谁知现实的残酷让她措手不及。
她发现了自己坚信的救世主就在墙壁的洞中偷窥自己,还以此为乐;父母的关系愈演愈烈,哪怕最后离婚也是利用了我的案件做挡箭牌;邻居看似关心的背后是对真相、对她不幸的窥视;曾经嘲笑她装模作样的芭蕾舞同学,写信、探望不过是又一次伤害······“原来曾经梦寐以求的自由比我想象中的复杂许多。原来有一种名为自由的束缚,还有一种名为束缚的自由”。
她明白了,承受的伤害越深,日后的疮疤就会被周围人的善意与同情轻易地解开。家人小心翼翼地试探、委曲求全;邻居探寻深究的目光、如骨附蛆;陌生人无可讳言、芒刺在身······
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现实往往是,嫉妒之心,探究之心,虚荣之心,扭曲之心······把人性的恶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被囚禁一年的少女,才会逃避现实,编织自己的幻梦。渴望夜晚的到来,在暗夜之中,她任思绪漂浮,在梦影中驰骋。哪怕,越陷越深,哪怕万劫不复:“对我而言,现实是靠拼命伪装才能勉强熬过的日子,真正的我生活在夜晚之中”。
遭遇过不幸的人,本身就处在万丈深渊的边缘,一不小心就会尸骨无存。此刻,哪些所谓的旁观者不会去关心,怎么样逃离深渊。而是不断的想象,曾经身处泥沼中的人,经历了怎样的苦痛挣扎,遭受了怎样的侮辱毒打。他们不过是把想象揣测别人的痛苦当做无聊生活中的调味剂而已。
“这本书现实到没有救赎,只有残虐;没有人们希望看到的真相。但能让你更接近事实本身。”不妨翻开这本书,见证被恶意揣测有多可怕。然后知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善意去拥抱世界,让真心遍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