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灵修之旅
(一)
当自己还是稚拙浮躁的少年时,看到名著经典的第一眼就因为深沉厚重的书名感到索然无味;中小学开展的“名著导读”活动,也让我在书籍选择上出现浅薄的、执拗的、充满叛逆色彩的见解。
年少时热血沸腾的我,崇尚自然科学的魅力与星际文明的智慧城池——在阿瑟·克拉克的引领下,对超级人工智能与外星智慧文明作了第一次兴奋却畏缩的展望;三体文明的设想欣喜若狂之后,用悲哀的目光,注视着三维人类文明在漫长的自我救赎过程中,终究因黑暗森林法则背后的高维度打击而灭亡;在科幻鬼才特德·姜67页纸所描述的七肢桶文明面前,我错愕于语言学技巧与时空理论的新颖绞合,缄默于异乎寻常却合情合理的温情善意;我在丹·布朗的科技惊悚作品面前,畏惧地屏息眺望着,那人类文明中黑暗与希望共同孕育的终极智慧的倒影......
那时的我,沉沦于科技理性铸造的瑰丽辉煌的宫殿,傲然地张扬21世纪理工科学生的磅礴野心;迫切地,热烈地,不可救药地,被无数惊人而又合理的理论假说重塑对世界的部分认知,面对着以几何级数发展现代科学,我倾注思维中不曾停息的绝大多数活力——其余的则用在阅读推理小说、叙事类畅销书、以及其他魔幻架空系列中。
那么长久的光阴里,我一直用自负而浅薄的心态高傲地认为,这些就是阅读的全部意义,我在这些阅读中塑造了自己的科技价值观与对世界的评判准则——我那时是多么不在乎,轻视文学史上被积淀下来的智慧瑰宝,认为它们无法带给我如此精妙诡谲的体验,断定那是应当束之高阁仅供收藏把玩的没有现实时代意义的文物,是应当被岁月的洪流冲走的碎瓦。现在想起来——
真是无比狂妄且错误的想法。
(二)
名著对于较为年幼的孩子,总是一个不那么恰当的选择。
“没有人生阅历,看书很难有感触。有些事情只有到了那个年龄才会懂。”
以前总认为,这不过是长辈用于进行自我标榜的迂腐无比的陈词滥调。但现在我却怅然地觉察,这句浅显的家常话纵然万般老套平淡,我却当真无力反驳。而现在回想起,那时我面对世界名著全身洋溢着的狂妄自大,很大程度都源于内心因幼年阅读经典而产生的“早已读过”的错觉和“也就那样”的触感。
直到后来的后来,大二下学期开学一个冻得哆嗦的雨天里,我为前十八年自己的肤浅张狂的认知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那本书叫《月亮和六便士》。
从听说书名到认真阅读的八年间,我甚至从来都不知道,书名里的两个物件都是从未在原著正文内出现过的意象。我原以为这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为艺术狂热的画家异样的疯狂,原以为这样的文学形象早已在我前十八年的观影阅读生活中,略有耳闻,无所谓惊奇。的确——这本书就是借一位青年的口吻讲述的,由他及周围人残存的记忆拼凑而成的,有关一个拥有无可比拟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对待美内心炽热,而对现实生活从未依仰关怀的艺术家诠释自我的故事。
但毛姆笔下那位青年的视角与用于讲述的文字,令我猝不及防地心醉神迷,使我在这部作品里找到了几乎从未有过的代入感。
我仍旧认为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在无数传说中被艺术化,而令人恍若隔世甚至怀疑是否曾经相识的传奇人物。但我完全没有料到:我对小说中的那个叙述者,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全身心投入的认同——他迫于社交的走访和处于窥探心理的好奇,对市侩女性心理不留情面的揣测,和配合满足他人表演欲时内心的戏谑与冷漠...这些让我着迷,让我畏惧,让我在被无情揭露自我人性弱点时无法克制地因紧张而颤栗,僵硬着身躯惊恐地注视着他的文字——它目光如炬,拆穿无数隐藏在天真无邪行为下的可鄙的动机。
我想那是我十八年来最深切的一次直击心灵的阅读体验——关于“共鸣”的,令人震颤的体验。
“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又是一句如同“渲染、烘托气氛,作铺垫埋伏笔”一般,从小学起就被用来回答阅读理解题的套话——而人们总对频繁出现的事物感到不以为然。我也如此。“共鸣”一词在长久的滥用中模糊了它所标志的强烈感受,直到真正遇见与之频率相匹配的作品,读者才会明所谓“共鸣”不仅仅是指听他人宣扬一件人们认为合理且正确的主张后的感受,这个词汇才被赋予清晰明了且独一无二的含义——
那是作品表达出了人们原以为无法诉诸文字的内心触感,而作者如心理病理学家,看透了常人根本不能表达的事物。
而作品中缠绵于文字的细腻触感,并非体现于许多文艺青年笔下窄溪般长流的、无病呻吟的宿构语段,而是表现在周遭难以计数的、被平凡生活流放而难以捕捉的细节,柔软而黯淡地洇染着令人魂牵梦萦的温和光晕。
(三)
这些书中的微妙细节所泛的温和光晕,在属于我的富有多元魅力的大学生活里,找到了落脚的灯塔。
闲暇时我会抱着电脑沉沦于“Gossip Girl”与“Harlots”连续剧中游戏人生的荒颓任性,或者捧着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了不起的盖茨比》将身体浸没在爵士乐时代的纸醉金迷,与随之同来的铺天盖地的迷惘与悲哀。我在求学旅途中遇见无数个毫不相同的个体,我诧异于他们情感上的性别取向、新颖的生活态度与不完美却颇具艺术特点的独到个性,但却因强烈的自我认同而从未对周围同伴的人生轨迹在心底滋生艳羡的情绪。
“对于这些人游戏人生的信条她认为无可厚非,但是她自己却一分钟也不想按照他们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
“这些人道德伦理上的奇行怪癖是她觉得非常有趣,但是对她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却丝毫也没有影响。”
而请室友吃饭某个冬日周末中午,当时的男友坐着火车跑来学校,顶着一头被自己剪毁的傻气又滑稽两寸齐刘海,令我又笑又气无言以对。而我在与伙伴见面的下意识的第一举动,就是以自嘲的口吻当众点评他怪异得可爱的造型。
“倒是怀着一股深情,好像由她自己说出他最大的缺点就可以保护他不受她朋友们的挖苦似的。”
而在无数次对感情的试探和挑衅之后,年少无知却怀着几分烂漫真情的拍拖,终究以支离破碎的惨淡、几分怨恨以及长久的难以释怀作为收梢。我伤心至极,以幼稚和固执的姿态试图作无用的挽回;但实际上我自身都隐约感受到,这种矫揉造作行为背后毫无能端上台面的正义的动机。
“我还怀疑使她肠段心伤的失恋之痛是否也搀杂着虚荣心受到损害的悲伤。”
就是这样,在经历了无数不大不小的人生在世无可避免的挫败后,我内心日益敏锐的触蕾让揣测人意成为下意识的举动。我对我所追逐的事物仍旧拥有无与伦比热忱,但却也诧异地发现,在我认知的深处,竟有如此一处理性异常甚至许些冷漠的装潢——当其他人对我以丰茂的情感,以及略带扭捏作态的口吻,讲述不知已跟多少人倾诉的失意与悲惨经历时,我觉仅仅感受到“无所适从”。
“她非常不幸,但是为了激起我的同情心,她也很会把她的不幸表演给我看。”
“女人的一种无法摆脱的恶习——热衷于同任何一个愿意倾听的人讨论自己的私事。”
诸如此类,都是我的内心活动与名著原文心照不宣的对应。
(四)
正是以《月亮和六便士》为始,我窥探了极其深厚复杂人性的冰山一隅。从未有过的对我自身性格的忧虑与怀疑袭卷我的心脏,令我惶惑不安。在画家以外的叙事支线,我比以往更加强烈地感知到了人性的矛盾——这种感受被文字描述在白纸上的感觉,会带来一种罪行昭然若揭的恐慌——我也并不知晓,人的真挚中掺杂多少做作,高尚中蕴含多少卑鄙,看似童真烂漫的举动是否在无意间已泛上市侩的嫣红,无恶不作与极端冷漠中是否也会因渗入一丝大义凛然的威严而令人肃然起敬。这本书也正因为它在我的灵魂上摩擦绽放而生的灵动花火,成为于我至关重要的存在。
一本书在某一时期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往往是因为他们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适宜的心境相遇,相见恨晚又所幸不早。而这种无瑕疵遗憾的邂逅总会衍生出一种后怕的情绪——用俗气的话来说,哪怕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一处细微的改动,这种极致的体验仿佛就会与读者失之交臂。与看设计精妙、环环相扣的剧情电影时的剧透一样臭名昭著的,还有名著经典的剧情梗概和网络世界犄角旮旯里散落的“快阅读”书评。
这种剧情梗概,是被别人嚼烂后还用肮脏的鞋底在泥巴地蹭过的口香糖,令人作呕,却仍在烂泥塘里招摇。
他们过早地向读者脑海植入暗示意味的评论性词条,进而干扰第一时间的想象与思考,破坏最完整美妙的阅读体验,令阅读的忠实爱好者懊恼不已,反倒让判断事物能力有明显缺陷的人群明明咀嚼糟糠却还沾沾自喜。
无数年轻人,包括我昔日的行为都曾有过这番滑稽可笑意味——粗鄙地炫耀着他们如何毫不费力地猜到故事的剧情走向,抱着简本或者粗略扫几眼自媒体推送的小文章后,就大言不惭地发表着从豆瓣、微博上拼凑出来的梗概与感想。他们擅长搬运、整合与卖弄,自认为这套综合而来的理论,是不曾出自他人口中的高见,是标新立异举世无双的慨然真理;但实际上哪怕是他们评议、嘲弄、说教所用的腔调,都早已被别人用过百八十遍。
而这种自以为是的阅读,是可笑又可怜的。那些细节的处理,与线索的蛰伏;那些微妙触感,你原以为无法被描述;用那海明威“冰山原则”提及的“强烈感受到作者所省略”所带来的惊诧阅读体验,这些统统,都不可能被“名著快阅读”所蒙昧的人所感悟。这些鲜活富有张力的文坛经典,是文学史的细腻沙滩上傲然沐浴阳光的珍珠——而那些被剧情梗概和简易书评所圈限的人,终日徘徊在它们散落的光辉的边缘,却与文学世界最绚烂迷幻的美景,硬生生地错过了。
(五)
好在我还年轻。
所幸我还在人生中第十九个年头里,满腹柔情地亲吻着大学生活的枝桠间朝着阳光闪烁的鲜甜花蜜;走出狭隘与闭塞,重新怀着谦逊而谨慎的心态沿着从“两希”传统到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学史长廊,逐一瞻慕与拜读影响深远的典藏。
而正是这样身心浸没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是非判定与价值取向——原以为不可理喻从未设想的存在,逐渐在意识中变得合理而易于接受;反倒是过分熟悉直至木然的常态,却因阅读而日渐敏感的良心,在心灵沃壤中牵扯出罪恶与羞愧的丝线。
最重要的,我意识到在我对周围人的真诚与友善以及出自良心的滥情与怜悯之外,我的内心深处仍旧长久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疏离冷漠与自我主义。不再畏惧承认自我出生就伴随我的隐匿于内心深处的怯懦,毫不费力地捕捉到某个下意识举动背后略带虚荣市侩的动机。书籍比起塑造我的性格,更强大的魔力在于它让我探寻了逐渐成型的个性深处藏匿的秘密,小心翼翼地触碰了解之后,是谨慎却有愈发自如的自我掌控。它所带来的愉悦,并非只是模样百出的幽默,更多的是精神折磨之后衍生出的重生般的领悟与满足。而在诸如此类非理性事物特有的神秘美感背后,仍旧会有人性中更加有力的理性思想加以圈制,从而让我作为个体的本身,展现出处于动态平衡的、内心健康且积极正面的我自己。
这大概就是属于我的,“少女布莱达灵修之旅”。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