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字天涯简书共风流诗与诗

走读穹窿山(1)

2019-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临湖风

苏州吴中藏书穹窿山我以前去过好多次,每次都是开车上去的。这次我们走读园林群组织去穹窿山走读,由群里朱老师讲读,要从乾隆皇帝走过的御道走上去,我也报了名。

昨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真是秋游的好天气。我报的是18号参加,看群内有不参加的,临时报名。赶紧匆匆从厂里出发,开车前住穹窿山景区。一路高架进入景区,来到了北大门。

走读的朋友们陆续陆续来了,我们在北大门前广场上集合。金玉老师把介绍景区的小册子给了我们,朱老师又把今天的行程也简单的讲了一下。朱老师指着广场前的湖泊说,眼前我们看到的这个美丽的湖泊就是御湖。原来只是一个无名湖泊,但因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每次驾临穹窿山时,都要经苏福运河到善人桥御湖后弃舟登岸,也就因此得名了,所以御湖中还有迎驾亭,附近的一个村落叫接驾村。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接着我们向景区内走,来到了北大门入口处。朱老师指着北大门说:“这大门是2006年新建的,以前的山大门在抗战时被毁了。”他为我们介绍大门上的匾“穹窿山”三字就是乾隆御笔。我们在门前早早合了影留下永远珍贵留念。

进入大门,在正门背面有一块匾额“舒心畅神”是著名书画家亚明所题,表达了他游玩穹窿山之后的美好心情,感觉心情舒畅。

在里面朱老师又介绍了穹窿山的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他告诉我们,早有宋朝诗人杨备对穹窿山作诗一首“吴郡名山第一山,翠微心在碧霄间,林泉潇洒烟岚秀,直拟结庐终老闲。”他笑着说:“穹窿山是吴中第一高山,主峰为箬帽(下雨天头上用竹头做的帽子)峰,民间还流传下一句俗语,阳山高高高,勿及穹隆半山腰,它的森林覆盖率为99%,被称为“天然氧吧。”

他又告诉我们,乾隆曾六次来到穹窿山,登高祈福;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藏书镇是因朱买臣把竹书藏于此而得名。军事家孙武曾隐居于此,写了《孙子兵法》。山上还有许多石刻是民国时李根源留下来的。还有许多介绍我没有完全一一记住,接着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征程。

左二为朱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