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武侠江湖连载小说

【仙侠】史诗(22)

2017-12-28  本文已影响19人  木易国强

第二十二节 太华铭剑

傲风云太华铭剑,杨风奉召长生殿。


二月初八,惊蛰,荷氏璧现,当世大能悉数匿踪。

长生殿内,三位神人高居讲经台上。台下三十八人,三清、三剑、三子、三佛、四大散人、太华五老、八大家主、功德九皇,此时无不翘首以待。

“当年先师入化之前,曾留一枚三色符文,谓之曰莲。”

“其符,为绿色‘一’符之上擎出三枝,中间一枝为红色‘卍’符,左右两枝为蓝色“易”符。可惜我等愚钝,冥思数载,仍未能解开此秘。”

“于是,我们分而取之,我得“卍”符,小墨师兄得“一”符,鸿钧师弟得左旋“易”符,归一师弟得右旋“易”符。并由此相约,各自闭关体悟,十年之后,再相聚合道。”

“可惜因为一些琐事,这十年之约一拖就是百年。”

“烛阴之乱后,我们各自根据体悟所得,相继开创了侠、佛、仙、圣四道,藉此以抗魔心。”

“正因我等未能合道,故而四家修炼同源异途。由灵入真,仙家为仙体,圣家为圣体,侠家为侠体,佛家为佛体;离地行天,也有青云直上、霞举飞升、踏碎虚空和莲台接引之不同。”

“最初,我等修为残缺,尚不自知,直到停滞准神之境多年,迟迟不能步入神境,这才想起了十年之约。于是乎,百年后,我们在长生殿相聚,论道数月,终有所悟。”

“完整之道,应以莲为媒、以灵为辅,以我为基。集天地之灵气,铸我莲之道体。由灵入真,为莲体,五气朝元光明现;由真入神,为如意体,三花聚顶秋月圆。”

“我等莲媒残缺,由灵入真已经走了岔路,注定不能再进一步。于是,我们决定融道,果然一举成神!”

“虽然世人仍喜欢称呼我们神侠、神佛、神仙、神圣。其实入神以后,已再无四家之分!”

优昙神尼口吐莲花。

“若想入神,需先融道!”灵宝天尊恍然大悟,“三尊,既然如此,为何不早早四家合一?”

“一旦合道,修炼极难,非大毅力者不能寸进,不若先分而后融!再加上小墨师兄又先走一步,故而迟迟未决!”优昙神尼道出原由。

“前辈,不知我等灵修者是否也能参与融道?”南明眠月满怀忐忑。涅磐诀中虽然也有极境之说,可自古以来无人能真正踏足。借道入神,也许是她最后一丝希望所寄了。

“当然可以,这也是融道衍生的一个神奇妙用!”优昙神尼颔首,“任何心境圆满者,不论灵修、德修,均可参加融道。而且一旦融道完成,便都是同道中人了!”

说起灵修、德修,其实与道修大同小异,只不过它们修炼的并非道气,而是原始灵气与功德之气。灵修的臻境、极境以及德修的小乘、大乘,与道修的真境、神境也几近同步。

不过,两者修行起来却极为困难。德修无劫,但进境缓慢;灵修劫重,以致人丁稀少。与之相比,道修便显得极为稳步。当然,最重要的是,道修在神境之后还有化境,而灵修、德修却是前途无路。

眼前三十八位巨擎,便有半数是灵修、德修之士。这其中,有以南明眠月为代表的八大灵修翘楚,也有以女娲为首的九大德修巨子。优昙神尼的这一番话,无疑给了他们极大鼓舞。

“师尊,如此来说,出神入化应该无须再做融道了!”药师佛大胆猜测。

“不错,融道只需一次。然而,出神入化谈何容易!”优昙神尼一声轻叹。

“师尊,您老人家不是常言,大道进阶譬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何来太息?”释迦摩尼不解。

优昙神尼微微一笑,道:“早在化莲中期,我们已是神境巅峰,如今几万年都过去了,却还是迟迟不能踏入化境。直到数月前,我们在太华荟萃上遇到了一位贵人,方知即使融道所得也不过是莲图腾,并非莲符真意,想要藉此天人合一,注定镜花水月。他日我们出神入化,还需借助此子之力!”

“当世之中竟有如此之人,还请师尊垂示!”释迦摩尼惊奇不已。

“此人乃是太华杨门之后、杨清的长子杨云,也是真正的莲道传承者,唯一克制魔心的希望所在。诸位出关之后,还需好生维护,如此方才不负云岚师尊。”提及此人,优昙神尼双瞳一亮,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众人闻罢,齐声称诺。

“此地灵气充沛,你们好生融道,不入神境不得出关!如若我等推演不错,大劫或在十年之后。希望你们出关的时候能够力挽群澜、扭转乾坤,救世人于水火之中!”优昙神尼嘱咐道。

“此次闭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不知三位师尊出神入化还有多少时日?”孔子满怀崇敬。

“我等入化,就在今年六月初六。太华明月台,将是应劫之地。”优昙神尼道。

“不能太华观礼,实在遗憾!”孔子唏嘘不已。

“朝闻道,夕死可以!何况有杨公子相助,我等入化必可事半功倍,诸位勿以为念!”三位神人相视一笑,目光之中无惜无憾,唯有憧憬。

太华山,烟岫轩,杨清夫妇二人正在滴翠亭下临水赏荷。

时值春暖,光荫浓郁,风清气润。展目望去,四面碧荷接天地,一粒骄阳卧太虚,当真美不胜收。

“夫君,傲风云他真的就是昭儿?”兰陵玉英仍然觉得有点像做梦。

这段时间,整个三界都在传扬“傲风云”这个名字。

杨清点头,淡然一笑,道:“当年我果真没有看错,昭儿的资质的确千古无一!前番独闯万魔窟,带回烛阴之首,这次又一剑斩瘟神,威震三界。太华傲决已成,三剑选他做侠门之主也是慧眼识英才!”

“夫君打算什么时候把他接过来?”兰陵玉英问道。

“戬儿能回归,还是走了守护者这条蹊径。眼下尚不是认祖时机,只希望昭儿能早日积下大功德,一朝接我太华之位,再现杨门辉煌。”杨清一声长叹。

“夫君所言极是,若此时为外人得去昭儿的身世之秘,必将为他引来莫大事端!”兰陵玉英点头。

“按照惯例,昭儿很快就要来太华拜祖铭剑了!”杨清遥望太虚,“大哥,大嫂,我知道你们不在了。你们要是有在天之灵,就也回来看看吧。”

清明节,十大佳节之一。

相传上古之时,阴、阳不分,同居人界,孤魂野鬼,随处可见。这种隔世相扰,往往使得阳人生机流逝、阴人魂飞魄散。云岚先知感其混乱,便勘定三界,上辟飞升之路,下开轮回之道。从此天地清明,福寿永昌。后人为纪念这一天,每年此日,便焚香沐浴、祭祀先人。久而久之,便有了这清明佳节。

这一日,太华杨门刚刚拜祭过历代先祖,便迎来了一位来自北方的贵客。

中华峰,一霞殿,侠门新主傲风云依例参拜了神侠夫妇。

“多谢前辈主持大礼!”礼毕,傲风云向杨清道谢。

“此乃我太华分内之事,少主不必言谢!”杨清满怀深情地打量着眼前这位白衣少年。这世间如果还有人中龙凤四个字不足以形容的人,那么一定有且只有眼前这位了。

“前辈,我这次前来,除了要参拜祖师之外,还要请太华予以铭剑。”傲风云将一个碧玉剑匣双手捧上。

“得铭功德大器九璧,实乃我太华之幸!”杨清郑重接过剑匣,转身向那神侠夫妇的画像举眉一礼,以示敬意。

“如此,多谢前辈!”傲风云再次道谢。

“这剑上铭文,不知少主可曾想好?”杨清问道。

“相传云岚先知化莲之前,曾留有一言,曰:‘心有玲珑窍,何惧死困;身有双飞翼,无上逍遥!’”傲风云言到此处,神情肃然,仿佛一下子穿越万载,站到了云岚先知面前,“晚辈希望能在剑上铭下此言,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少主志薄云天,真乃苍生之幸!”对于眼前这个少年郎,杨清打心底里越发欣赏,“我这就让雪儿去办!少主若不嫌弃,可于我太华休息一晚,明日卯时之后,再取此剑!”

“如此,晚辈叨扰了!”傲风云欣然接受了邀请。

接下来,杨清引领傲风云一同观澜了太华七十二景,并安排族人在问天台上隆重宴请。至明月初上,他又亲自将这位贵客送往听天阁休息。

太液莲池,一匹白色天马踏月而来。紫色的蹄儿掠过田田荷尖,青色的瞳花扑闪着剪剪英华,雪白的长翼中,一位黄衫佳人横倚含笑,挥袖间一点星光飞出,翩翩然飘向了身后莲水之间。

清光没处,一只碧绿鹤儿冲霄而起,唳声悠悠,宛若天磬。鹤背上是一位白衣男子,只见他挥手一迎,便透过卷卷月光将那朵小小星光控在了掌心。

仔细瞧去,那星光竟是一团小巧火焰。火焰呈青色,里面包裹着一粒流转不息的蓝色冰晶。即便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光晕,却也给这静怡的夜空平添了一份飞星度虚的优美。

“大哥,小妹这弹指飞嫣比之你那虚空画莲如何?”黄衫少女嘻嘻笑问。

白衣人朗声一笑,道:“哈哈,妹妹找我不会只是比试指法吧?若是如此,为兄甘拜下风!”

此夜行二人,正是杨云、杨雪兄妹。

说起来,这飞嫣二字还是杨云给的,取自姜白石一句“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不是比指,却是比剑!”杨雪神秘一笑,“大哥的那把碧血剑曾斩魇魔,而侠门新主带来的这柄九璧也曾诛杀烛阴,却不知道两者相比谁上谁下?”

傲风云就是杨昭这一秘辛,即便是在杨门之内,也只有杨清夫妇真正清楚。杨雪并不知道,所以称呼起来仍然较为客气。

“碧血剑乃云岚之遗,九璧为神侠所留,两者同是功德大器,恐怕只有先后,难有上下。”杨云耸了耸肩。

碧落天心,一马一鹤几乎溶在月华中。

俯视太液,弥目尽是尖尖荷角。清风拨动,恰似弦上风情。

“想必白山黑水也该如此了!”杨云若有所思。

再见杨雪,已将怀中玉匣小心打开。随着一抹碧光溢出,连明月也似乎为之增色三分!

那剑长三尺六寸,宽两寸四分,通体晶莹剔透,好似一道有形无质的碧光。剑体两侧,各有九枚圆形璧纹。璧纹上下相合,澄光潋滟,宛若水中月影。

“好个月影沉璧!”杨云叹为观止,“据我所知,这把九璧剑也应该是有铭文的,现在没了,多半是因为再次认主!能让神侠佩剑重新认主,这傲风云可真不简单。”

皓月之下,杨雪轻舒长袖,宛若天女临凡。

一盏莲灯缓缓绽开,露出了其中的蕊房。蕊房内,有一汪摇曳生辉的三色液体。

太和三色光,人间福禄寿,红添福、绿涨禄、蓝增寿。这三色液体就是醇化的福禄寿。而这灯,则是传说中能醇化太和灵气的宝莲灯!

莲爱月,灯喜光,这宝莲灯只有在月光下才会完全绽开。

杨雪左手一招,便将九璧滴溜溜定在了眼前。与此同时,她右手一抬,已多了一枝太华丹青笔。

铭剑,也是福禄的一种。杨雪是太华福禄的唯一传承者,这次铭剑自然当仁不让。

只见那笔尖在宝莲灯心一沾,随即落在了剑体上,一行三色铭文便如行云流水般次第浮现。

铭文生成的瞬间,九璧似乎突然有了灵性,鸣颤之音清越高远,恰似龙吟凤啼。

“心有玲珑窍,何惧死困;身有双飞翼,无上逍遥!”杨云吟罢,一声慨叹,“若他真能做到,也算我辈中人!”

“希望那傲风云能持此剑多积功德,如此方才不负我太华秘术!”秋水种莲罢,杨雪欣然一笑。

第二天,傲风云刚刚离开,一道旨意就到了中华峰。

传旨的非是别人,正是长生殿的守护者东方雷、南明雪。

“三祖有旨,请太华杨风前往长生天守护长生殿!”

“晚辈接旨!”杨风双手接过召贴。

“太好了,可以到长生天玩了!”东方明珠喜笑颜开。

自从东海一战后,这小丫头就粘上了杨风,整天泡在太华不走。龙族对此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

杨风一生与剑为伍,现在被这个温香软玉的小丫头缠上,实在是头大不已。

“长生天可不是谁都可以去的!”杨风想借机甩掉这个小尾巴。

“使者大人,是这样吗?”东方明珠眼巴巴地问道。

“这个!”东方雷清了清嗓子,道:“她可以例外!”

“为什么?”杨风的脸都黑了。

“因为,因为三祖很喜欢她,还说,对,还说她是我们长生天的吉祥物!”东方雷目光闪烁。

“吉祥物!”杨风差点晕倒。

“多谢三叔祖!”东方明珠狡黠一笑。

“小丫头长大了!”南明雪掩口胡卢。


【仙侠】史诗(目录)

上一章:侠门新主(史诗21) 下一章:碧游剑指(史诗2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