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未来的世界,还能相信爱情吗?
文|冰天次升
中国历史一直鼓励人们贵公忘私,就如《吕氏春秋•去私》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也。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人们总是将目光从公众的利益面前移开,转而站在自己、家庭、家族的角度考虑问题,美之名曰亲情、友情、爱情,于是情感就变得无比重要,是每个时代人们所珍视的东西。
历史是这样,未来呢?
一、问题
2019年初一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十八年前的同名作品。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太阳突然加速膨胀,400年后当它变为红巨星时,地球将被汽化,不复存在。为了生存,地球联合政府制定了“流浪地球”计划,逃离太阳,在宇宙中流浪,去寻找新的恒星,成为它的行星!
《流浪地球》:未来的世界,还能相信爱情吗?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郭帆导演的电影与大刘的小说,虽然背景一样,但是电影的叙事故事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青春期的儿子逆反自己的父亲,爷爷疼爱外孙,哥哥守护妹妹,救援队兄弟之间互相信任,在情感的纽带下,人们奉献自己的勇气、承担各自的责任,在坠入木星的千钧一发之际,用智慧拯救了地球!
《流浪地球》:未来的世界,还能相信爱情吗?亲情、友情、奉献、勇气——这是电影《流浪地球》所表现的。但在电影中,除了展现刘培强对亡妻的思念、李一一在电影结尾对韩朵朵表现的一点爱慕外,爱情的描写少之又少。这不由得让人思考,在流浪地球的时代,爱情还是必须的吗?
在小说《流浪地球》里,大刘告诉我们:爱情不是必须的。在那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
二、婚姻
人们常说忠贞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石。但在小说里,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当“我”的父亲告诉母亲,他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要离开他们的时候,妈妈只是平静地问这个女人是谁,然后就选择让父亲离开。
当父亲说“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妈妈说“你要愿意当然行”,然后就投入到观赏焰火中去了。
过了两个月,爸爸真从小学老师那儿回来后,妈妈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
在那个时代,人们在看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我们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未来的那个时候,我们还会相信爱情吗?
三、孩子
人们总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是在小说《流浪地球》中,孩子并不是想要就能要!流浪时代的地球,由于环境的严酷,法律规定每三对新婚配偶中只有一对有生育权,抽签决定。
抽签决定生育,对于经历过计划生育的人来说并不遥远,人们的性并不自由,而是在政策的调控下延续人类的基因而已。
小说中“我”和妻子加代子向联合政府的民政部申请了结婚后,幸运地抽签可以生孩子后,妻子高兴得跳了起来。但“我”的心中却不知是什么滋味,“我”的孩子出在这个苦难的时代,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流浪地球》:未来的世界,还能相信爱情吗?其实在流浪地球时代, “我”的孩子还是幸运的,毕竟婴儿还是由父母所生。而在赫胥黎所著的《美丽新世界》中,婴儿们像鸡蛋一样,在孵化器中通过“波坎诺夫斯基化程序”批量生产,成为标准化男性和女性(以前一个受精卵只能生成一个人,现在能生成九十六个人),从而稳定社会。未来的那个时候,性失去了它繁衍物种的重要地位,爱情还会是人们的必须品吗?
四、希望
那么,当爱情不再是婚姻的基石,爱情的结晶都需要抽签决定的时候,我们还会有爱情吗?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讨论未来时代爱情的有无,也许依旧会有,也许没有。这一切都取决于未来时代的社会以及每一个个体的思想,毕竟,社会在不断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不会一成不变。
未来的发生的事情既是因,也是果;时代下人们的思想也既是因,也是果。关键在于,现在观看《流浪地球》的小说读者和电影观众,你们相信什么?
套用电影中煽情的一句话: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郭帆导演在电影《流浪地球》依旧在迎合人们的感情,我们还希望相信爱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