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度写作读书营 430天一起读写作 打卡 拿奖学金齐帆齐微课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营

教育脱贫才能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21-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韦老师写作赋能

“贫困地区,脱贫不是一件简单以物质支持想要根本上脱贫的,所以一定要靠教育。”

这是佟丽娅在讲演张桂梅故事时讲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在山区教育工作者最深有感触的,培养一个农村孩子走出大山,考取大学将是改变一个家庭命运的可靠方式。

家长的思想和眼界决定孩子的未来,在农村,很多家长没读过大学,有的只完成义务教育,有的连初中都没毕业,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干苦力,付出艰辛和汗水换取最廉价的劳动报酬,对于孩子的未来,他们看不那么长远,也没能力培养出来。

寒门难出贵子,不能片面地说是家长不重视,而是真的无能为力。

今天我们去几个学生家走访,当走到陆某同学家时,我们看到了他和妹妹的学习奖状贴满了大半壁墙,但他的妈妈却发愁了,因为进入初中后,如果要选择一所好的学校,我们帮他预算了一下,初中每年花费3万元左右,三年就要花掉近10万元,再加上高中,对于一个农村孩子的家庭,至少要花掉30万,因此,很多孩子只能选择放弃,初中毕业就早早外出打工。

这是个恶性循环,一代传一代,思想贫困才是真贫困,而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是把一个人的思想装进另外一个人或多个人的脑袋里,教育,就是改变思想认知,让一个人变得更好。

以我自己为例,1996年我参加中考,被重点高中兴义一中录取,同时也录取了黔西南州安龙民族师范,后来因为家庭贫困,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读书,我只能选择读师范。

理由非常简单,读师范三年后毕业,就可以回到家乡当老师,领取工资,不仅减少家庭负担,还可以帮补家里送弟弟妹妹继续读书。

就这样,我有了一份村里同龄人羡慕的工作,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一干就是一辈子,虽然没多少工资,但也能勉强养活一家人,关键是思想改变了,影响了下一代孩子的教育。

而村里比我大几岁的一个邻居家的哥哥,当年也考取了黔西南州民族行政管理学校,但因家里太穷,父母没有挣钱能力,不能送他读中专,后来他患郁抑症,自己跑到山上喝农药自杀了,他家人至今都过得不好,生活拮据,还是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当了老师20多年来,经常看到农村的很多孩子因为读书不顺利,一辈子重复地活在父母的阴影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累,生活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

这两年,我们教师队伍也加入了脱贫攻坚工作,应该说我们本来一直都在搞脱贫工作,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智,培养一个孩子考上好的学校就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命运。

我姨夫是他们村唯一有工作的人,当时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后来他的侄女侄子,甚至是村里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把他当成读书有前途的榜样,他们村太偏僻,离县城又太遥远,他调进城后简直是全村人的骄傲,村民们有什么事都要依赖他帮代办,可以说全村人都把他当成是无所不能的救星。

通过他的影响和鼓励,村民们不再像以前那么愚昧,每次回老家,家家户户都邀请他去作客,杀鸡宰鸭,好酒好肉相待,是他给村民带来希望,是他照亮了村民的光。

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唯一的好办法是把一个个农村的孩子送出大山,因为大山阻挡了他们的视野。

教育像一颗火种

点亮绵绵大山的希望

教育像一条小溪

流向荒漠

滋润一片心中的绿洲

教育更像一位勇士

手握利刃

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齐帆齐微课第98篇,1287字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