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乡愁杂文随笔精选录人间烟雨

我那一百零一岁的姥姥

2021-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春

图片来自网络

文/老春(原创)

一转眼,离开家乡已经十五年了。这十五年里,我与姥姥只短短的见过三次面。每每想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我就总忘不了姥姥照顾我和弟弟上学的种种往事。这几年,一直想回老家去见一见我那一百零一岁岁的姥姥,却一直未能成行。这次,借着中元节回去给父亲上坟的当儿,终于得以成行。

当我怀着颇为期待的心情走进姥姥所住的那个屋子时,坐在炕上的姥姥并没有认出我来。但她还是习惯性地跟我打了招呼,让我在炕沿上坐下,认认真真地打量着我。

“您还认识我吗?”我大声地在她耳边询问。

她看了看我,摇头说:“不认识喽!”

我有些失落,也颇为自责,曾经最让她惦记的外孙,她竟然已经认不出来了!

这能怪谁呢?怪她的老眼昏花么?当然不是,经常在她身边出现的人,她从不认错。该怪的是这么多年我未能对她进行探望。

在我说出了自己的乳名后,姥姥拍着手长长地嗨了一声,在她记忆里的那个外孙重又被激活了。她再次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我们一家三口,颇为欣喜。

接着,她穿鞋下地很麻利地给我的儿子拿了一袋奶,用剪子小心地剪了一个小口递给他:“喝吧,我铰了个小口,你要是嫌乎小就再铰铰。”

我让儿子接过了那袋奶,她看着孩子喝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炕沿边儿上坐下,靠着我爱人问长问短。

问过了她,她又转过头来问我,问孩子多大了,上几年级,问我母亲现在在哪,怎么样了。我都一一地作了回答。

“您身体还挺好啊!”我趴在她耳边对她说。

“还行啊,就是耳朵背,眼睛花了。我没寻思能活这么长啊,我这一辈子可真是酸甜苦辣咸,什么都尝过了,什么都经历了。”姥姥不由地感慨道。

我点点头。的确如此,抗日时期为了活命她带着孩子东躲西藏,后来为了填饱肚皮又离开山东背井离乡跟着姥爷闯东北。

日子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九二年的时候,大舅妈失足落水被淹死,从此三个孩子和大舅的缝缝补补、吃喝拉撒几乎都交给了她。九五年的时候,姥爷又因为摔伤而不幸离世;没几年,三舅又被脑瘤夺去了生命。单是这些,就足以把一个人彻底打垮,但姥姥都抗住了。

那之后,我的父亲又猝然离世,她听说后,硬是迈开她的小脚一步一步地走了三里多路赶到我家,抱着我妈大哭了一场。

后来,她又陆续失去了两个姑爷,直到前年又失去了我的大姨——她的大姑娘。虽然大姨去世的消息一直瞒着她,可是大姨跟她在一个村里住着,大姨总是不去看她,她怎么会想不到呢!

如今,大舅家的孩子都已经结了婚。她的心思总算放下了,可她哪里会有真正放下的时候呢?

二舅一家在上海,好些年也不曾回来看看她;我妈在长春,自己身体也时好时坏,平时就很少回来;小姨一家在北京,回来的时候也不多;离她近的只有三姨,隔三差五地会回去看她。

倒是大舅一直在她身边,可大舅妈去世之后,大舅一直未再续娶,倒使得许多家务落在了这个百岁老人的身上。前几年大舅家的大儿子娶了个媳妇,本以为这样一来姥姥就可以减轻不少家务活。没成想,那个媳妇好吃懒做,每次都是姥姥做好了她就过来吃,吃完了一推碗筷就走了。不止如此,前不久她竟突然扔下孩子离家出走了,弄得大舅和他儿子、孙子的吃喝拉撒都撂给了姥姥。

一辈子操心劳碌,一辈子受苦受累,或许这就是姥姥的命吧。如今,姥姥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可她却一直在为子女操劳着,真希望老天能够给她更多的时间,以享受现在更为富足的生活。

临走时,姥姥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的劝我住上两天。可是,孩子就要开学上课了,哪里能住得下呢。我告诉她等孩子放了假会再来看她,她不舍地点点头。

发动着车子,透过车窗再去看时,姥姥正站在门口抹泪,而我的心里也颇不好受。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谁知道哪一天会突然离去呢?希望我还有机会再见到她,希望她能活到一百二十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