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随笔散文花开半夏

写作一年,我依然一穷二白

2018-06-22  本文已影响169人  今天起风了_
写作一年,我依然一穷二白

我从来没想过依靠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写作是一个爱好,教学才是我的主业。但是我仍然希望写作成为我的另一张名片,别人知道我时,闪现在脑海里的是一个会写作的老师的形象。

谈到我的写作理念:我比较认可“我笔写我心”。对于我而言,我只有二十多年的人生路,自己阅历尚浅,思想远远达不到别人人生导师的深度,文章无病呻吟的多。

我看了许多题目很时髦,内容很空洞的同龄人的、或者比我小的朋友的文章,什么“你才二十岁,你凭什么不努力,早起让我怎么怎样,某某教你如何实现人生逆袭”这样的鸡汤励志文,看完之后感到三段论般的假大空。自己也有几篇这样的文章,那是一种硬憋出来的作品,就像写努力一样,文章通篇煽动情绪似的一遍遍叫嚣着“努力”这个词,告诉读者必须努力,一定要努力诸如此类的话...但是如何做到努力这种干货性的内容倒是少见,这是我认为很多文章的弊病,包括我自己的作品。

生活里,通常一个只有二十多年的阅历和学识的人,没有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感悟,没有读过太多经典的著作、也没有用脚步丈量过这个世界的宽度,根本不可能写出经典的作品。

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而两者恰恰都是写出一部好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的作者并不多。

自己来简书一年多,并没有像其它大神一样实现粉丝十几万,开自己的写作课,成为简书众人知晓的大咖,随便一篇文章阅读量成千上万,出版自己的作品,也没有自己的文友圈,没人可以互捧。唯一不变的就是坚持写着一些引不起爆点的杂文。所以,写作一年多,我依然“一穷二白”。

之前,我有一个挺欣赏的简书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和写作风格。他的作品常常被人民日报夜读等大号转发,我很是羡慕,慢慢地发现他的写作陷入了瓶颈和思维固化:自媒体下爆文的题目,自律,努力,早起等烂熟的字眼,灌成了一篇基本雷同风格的励志鸡汤文。我认为大概一个人过早地顶峰来临后很可能就是滥觞,有些惋惜他的江郎才尽。

直到有一天看他发布了一篇文章来总结自己的写作路,他说对于自己最近的作品都不想再回头读,每一篇都是烂东西,认为自己为了应和自媒体的需要才写了那么多不忍卒读的作品。怀念自己以前写的家乡的老房子,河上的古桥...

手里握着繁华,内心却变地荒芜”,这是我们很多人的警钟,写作需要返璞归真。

一年以来,我没有去投稿也没有努力改变不愠不火的现状,唯一可以确定地是自己还是一直秉行“我笔写我心”。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奋斗。逻辑性不强,文笔也有待提高,但是对于写作始终有颗坦诚的心,愿意将真实的自己敞开给读者看,愿意写一些内心对世界的思考,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他人一些尽可能的启迪。

而被简书封杀的饱醉豚,是我觉得遇到过的少有的三观不正的写文的人。有人认为这是另一种抨击现实的方式,那这样说我觉得契科夫,雨果等文豪的作品他还需要再读读,好好区分一下什么叫抨击现实,揭露丑恶。而不是像某些人为了阅读量为了博眼球说些下三滥的话侮辱女性和程序员等群体。

写作一年,物质世界的确一无所有,可以夸耀的就是有了甄别好坏文章的能力。

幸甚矣哉!文以咏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