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厌恶损失的一点点看法

2020-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桃花三两只

关于“厌恶损失效应”这个名词,我记得很清楚。

因为我自我感觉我是一个特别讨厌失去的一个人。

一双穿了几个月的鞋破了,我都不愿意扔掉。

可能是有感情了?

也可能是这双鞋可以证明我曾经度过了几个月,如果把它扔了就感觉好像把这几个月也给扔了。

但其实,这种想法可能是在给这几个月毫无成就的自己寻找安慰。

正是因为想不出自己这几个月刚好干成哪件事,就只好在陪伴自己的物品上面寻找曾经存在的证明。

还有很多其实可以扔掉的东西,心里总会觉得可能还会用到。

但通常是不会再用到了,或者很久很久以后才能用到。

我的手机内存是64GB,但其实可以用到的只有50多GB。

之前手机上留了很多很久很久之前玩过的游戏,为了当做纪念没删掉。

内存快不够了也不舍得删除这些内存不是很大但数量很多的游戏。

而是清除那些经常会用到但是占内存极大的软件的数据。

但其实这样做很亏的。

首先时间成本,

我手机每清理一次就会卡一次,无形中占用我3到20分钟的时间,或者是降低这段时间的价值。

其次娱乐成本,

内存变少了可以装下的软件也就变少了,来来回回的下载很占时间也很麻烦,玩游戏也会变卡。

最后是未来成本,

手机太卡了就会影响我在B站等地方的学习效率,甚至会消耗掉学习热情。

所以我最终删掉了那些觉得有记忆意义的、可能会用到的游戏和视频照片。

因为我现在觉得,过去的经历他只是积累的经验,无需时刻强调。

我也不应该让过去的情感和记忆占据现在的生活太多的位置。

你想要快乐,你就注重当下的感受。

你想要成功,你就注重未来的投资。

至于那些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我会提高有用的门槛。

人很容易陷入“只要有用”的陷阱。

至于用处大不大,就基本不关心了。

我把短时间内用不到的,得到成本也很低的东西都给扔掉了。

发现大部分觉得有用的东西都是这种东西。

因为得到的成本低,需要的时候也不怕用不到。

所以现在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