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最美现代诗诗生活

诗评 | 桃花岛诗人(第3期)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349人  路人锋
桃花岛

作者 / 路人锋

欢迎光临桃花岛,这里有一群人,热爱诗歌,热爱自己,热爱生活,因诗聚在一起。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在“岛上”相遇,何止回眸千次万次。“重温桃花源,向往桃花岛”。这里不止桃花盛开,而是百花齐放。如果有缘,您读到这篇诗评。欢迎关注《桃花岛诗歌集》,这里定有您喜欢的诗与作者。 ——题记

今日大雪,我在山中听雨

作者 / 我是宣

今日大雪,我在山中,在林间
听雨,滴滴嗒嗒的声音
叩响冬天的木门

我不知道是雪,或是
雪化作雨,淋湿了天空的蔚蓝
让我归于喧哗之后的沉寂
如一株墨绿的竹
清瘦于空山

大雪来的正是时候
我可以借农家的泉水煮一壶沱茶
陪着风,陪着雨,陪着一缕炊烟
慢慢的回味
苦茶的清香

或者,斟一杯清冽的老酒
把金黄的落叶想象为浪漫的雪花
把山涧的兰草想象为你
在微醺之中,等你
踏雪而来

可,雨声渐远,大雪无痕
冬眠,也许是最美的回归
另一种开始——
聆听山的心跳
感悟时光流淌的芬芳

— 原文链接:《今日大雪,我在山中听雨》

诗评:读我是宣的诗,让我想起一个很美的词:岁月静好。当你不管在何种心境下去读,他的诗就像一壶沱茶、一抹轻烟、一株青竹、一杯清冽的老酒。他与你一起分享那份安静、温柔的时光。就这样,你也被这份安静,变成一片落在湖水的叶子,一朵静静落下的雪花。

这首诗,首先题目就给人一种意外:“大雪”中如何“听雨”?作者巧妙运用汉词的多义性,用两个似是相悖的意象,无形中给读者一个悬念,一个阅读欲望的引力。当你往下读,会恍然大悟,这里的大雪是写此诗时,当日的节气(还有一种更深的理解,我会在下文娓娓道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运思的细腻和精巧。

整首诗的词句优雅、平缓。文本无需过度解释,因为不需要解释,只需要你去想象、去听、去感受则可。这首诗一节与一节的衔接,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就像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流淌在你的心里。即使你的内心有一些褶皱,也会被他一点一点熨平,同时感受到那静中的温热。

你读这首诗,可以很单纯地去享受,弥漫全篇的闲适与安静,在静中看时间从身边缓缓流走。如果我们再深一点理解“大雪”,可以想见,雪对于作者可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里的雪,暗示着一段甜蜜美好的回忆,是爱情,我更偏向于这样的理解。因为在第四节中,突然出现了“你”这个意象,这个你就像不期而来,像一个仙子翩翩降落凡尘,给人意外之喜。我们再返回重新去读,你会发现作者的情思,一直被“你”这个意象所牵引。也因为这个“你”,才有了前面关于“听雨滴滴嗒嗒”、“淋湿的天空”、“陪着一缕炊烟”这样优雅而温馨的心境。

这一段与雪有关的回忆,在作者心里一定很美、很暖、很轻。这也是一种,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才有的美好心境。如果是血气方刚的黄毛小子,那就不一样了。这样的逻辑,如果将其反过来也可成立。这就是诗歌,有无数个可能性。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作者开篇的“听雨,滴滴嗒嗒的声音”,这一句与“蝉鸣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有一样的效果和意趣。这滴滴嗒嗒的雨声,就是一个贯穿全篇的背景声,你一路读下来,一路的嘀嗒不绝,这样读起来你会觉得更妙。读着宣的诗,我这样美好地想着,如果余生能这样:听着万物的私语,静静享受日月东升西落的安逸,静静品味时光散漫的芬芳,温一壶老酒,邀三两好友,就这样,惬意地老去多好!

故乡的小河

作者 / 吾平

如果岁月流逝如一条河
我最是留恋的那条
小河弯弯的岸上,是我故乡

我离开小河,走出村庄
也曾路过城市的繁华喧闹
最后还是来到江河入海口上

来到海口的西岸
站在潮汐的角度思考
这海水可否有故乡的味道
这海浪的心情是否与我一样

回忆吧,我站在三十八楼的阳台
这三十多年,走过的三十八条河
哪一条不是曲曲折折,弯弯绕绕

如果人生归大海,就像江河一样
没有直通的地方。磨难与智慧
就是不畏艰险,跨过高山障碍
流经荒原和森林草原,到达海洋

不忘初心
就是不忘曾经出发的小河
一路走来,回首留恋
那里是我的故乡

— 原文链接:《故乡的小河》

诗评:吾平的诗,永远像初升大海的晨光,明亮、温暖、辽阔。他的诗歌不喜欢绕弯,而是如瀑布般直泻而下,气韵贯通。外在阳刚,内在却不乏细腻。古典诗词中,大致可分为两类诗人:一类偏重于手艺,一类偏重于气势。手艺者,如李商隐、贾岛、柳永;气势者杜甫、岳飞、辛弃疾。吾平的诗歌,即是继承古典诗词中,气势之传统,让人读之,天地澄明,心也为之敞亮。

这首诗,从文本上看没有难度,而且作者运思清晰。作者全篇有两个核心意象:一个是岁月之河,一个是故乡的小河。两条河一虚一实、明暗相间地交织在一起,就如同编麻花辫一般,两个主题意象交替呈现。

第一节,从岁月之河开始,由此联想到故乡的小河、小河上的家乡。开篇即将两个核心意象呈现给读者,也就决定了接下来的运思。第二节从我“离开小河”起,至第三节“这海浪的心情是否与我一样”,这两节中故乡的小河是暗线,岁月之河是明线。岁月之河从“村庄”奔流到“城市”,又继续向南奔流到了“海口的西岸”。故乡的小河,就是一路奔来内心的牵挂,虽然字里行间并未写明,但我们会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

如果前三节是一种叙述,后三节就是人生的总结和感情的抒发。这三节看似平行,其实内在有一种递进的关系。第四节,作者将漂泊打拼三十年的经历,比作“三十八条河”。也可能是虚指,是由三十八楼联想到的,因为向上攀登,也是人生的一种象征,这样理解也符合联想逻辑。第五节从个人经历上升到对人生的思考,将人生比作江河,江河的曲折、江河的阻碍都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也是一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人生写照。最后一节是一种内心的回归,也是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的回归。人生不管走出多远,自己出发的地方(故乡的小河),永远是灵魂的归宿。

诗歌的第四节,“三十年”即岁月之河;第五节,作者将故乡的小河上升为更加阔大的江河;最后一节,故乡的小河终于由暗转明。整首诗,从故乡的小河开始,到故乡的小河结束,是一个回环结构,绕了一圈后,又回归到原点。这样的诗歌,看似简单,却是一种生命历程的真切体验,从这一点来说,就是这首诗的难之所在,也是可贵之所在。真正的好诗歌,不是看似花哨的词语排列,而是真正的生命体验,然后真诚地表达出来。吾平的诗歌,做到了。

表白

作者 / 梅凉

风的喘气听成耳光
第一声道别,忘了撤回
第二声简短
成了露骨的拟声

青夜如墨
风起的时候才敢拍掌
我守着一座高高的
没有盖子的石塔

我问了一屋子的人
哪里是北方
我遥望你的时候
又该面向何方

不再敢一个人,深夜读下去
理想国的每个人,活成默剧
也不知为何
身在此地

— 原文链接:《表白》

诗评:梅凉很擅长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某一种情绪,用诗的语言,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结合的方式,进行具象化的表诉。这些情绪和内心活动,具有典型的现代人内心表现的特点。《表白》这首诗就是一首典型的,具有梅凉特色的作品。

“风的喘气听成耳光”,“喘气”二字本可以用“喘息”代替,作者偏用“喘气”,明显是一种自觉地使用口语化性质的词语。如果你对梅凉的诗,足够熟悉的话,应该对她词语的选择特点,不会陌生。风本来是很轻柔的,但让作者听成耳光。耳光对读者会有两种感受:第一种声音的响亮;第二种是内心突然一惊。作者一开就始采用一个悖论式的意象,来抒写突然的,让人心里不安,稍显紧张、惊恐的一种心理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第一声道别,忘了撤回”、“第二声简短/成了露骨的拟声”。这两种情形有所不同:第一声道别,是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实则作者舍不得分离,是口是心非。但后悔已来不及,因为覆水难收,所以第二声简短,却饱含着挽留的哀求,所以被作者写为“露骨的拟声”。第一节,即将分离的人,也许是恋人、闺蜜,总之是最亲近的人。作者将告别时的恋恋不舍,叙述的绘声绘影,展现出一个难舍难分,但又决绝分开的离别场景,当然这需要读者自己去脑补。

第一节有现场感,却写得是一种回忆中的,当时的心理感受。接下来,从第二节至第四节,用虚实相间的写法,抒写与亲密的人分离后,一种思念又不敢太过思念,害怕自己无法从这种内心感受中自拔的心理活动。

第二节,“青夜如墨/风起的时候才敢拍掌”,这一句让我想起这样的经历:当我想大喊宣泄的时候,如果周围很安静,内心会忐忑不安不敢去做,因为内心会顾及很多。但是有一辆轰鸣的火车驶过的话,这样的行为才会变得肆无忌惮。作者抒写的心理状态,大概与此相似。接下来,“守着一座高高的/没有盖子的石塔”,这一句具有象征意味,高高地没有盖子的石塔,从“高高”“没有盖子”,而且是“石塔”,给人一种被围困,无庇护、又坚固的心里感受。这就是作者守护的地方,也只有在深夜,风起时才敢想起。这里表现的是一座“情感的围城”。

第三节,以第二节的石塔,派生出了“屋子”这个意象。这里的一屋子,是一种暗示,实指那些有过共同境遇的“过来人”,可是朋友、伙伴或闺蜜,总之是一个圈子里的人。问什么呢?简单一句概括:我应该怎么做?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彷徨和慌乱,急需寻求外界的援助。

最后一节,“不再敢一个人,深夜读下去”,抒写一种惶恐之感,有一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意绪。最后一句算是对全诗的总结,其中“理想国”的意象,其实就是“情感围城”的另一种表述,或是一种充满理想主义价值观的人们(恋爱中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理想主义意识)。“不知为何身在此地”,对人与人的情感“相遇”,表达了一种宿命论。

梅凉这首诗,采用虚实相间的写法,是一种典型的线性结构,前后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整首诗完成的很好,对心理的刻画也很深刻,但从一首诗的意蕴和复杂性来看,稍显一点单薄。这纯属个人观点,也请梅凉宽恕我的直言。

谢谢您的阅读,下次再会......

诗评回顾:

桃花岛诗人:(第1期)(第2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