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圣贤—欧阳修传》36—72

2024-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泡沫run

      追随了一位朝令夕改、反反复复的皇帝,欧阳修经常无所适从,他不断寻找机会,不露声色的表现自己。

      谏官这个职务,不是欧阳修一生仕宦生涯的顶点,确实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刻。人生的词典里完全没有委婉二字,没错,欧阳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晏殊是他的恩师,官职也高过他,还曾经做过宋仁宗的老师,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政见上如有不合,欧阳修也是照样毫不留情地开怼。

      正是在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下,欧阳修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上谏书,他对此乐此不彼。在他看来,“名节”格外重要,“名节”就是忠君爱国,“名节”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对名节的重视,他才推荐包拯,向皇帝上谏书罢官狄青。他没有存在个人忧怨,有的是对国的忠心。

      多年后,历经多次宦海浮沉的欧阳修掩去了往日的谏官锋芒,在文教领域,吟诗喝酒,有所为,有所不为。最有成就的就是,接受皇帝的委托,主持礼部的进士考试,录取了苏东坡他们这帮晚辈后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