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贫穷与童年(二)
周四早晨进饭堂的时候,一个极漂亮的女同事忽然望着我坏坏的笑。我受宠若惊又不明所以,试图用凶悍的表情逼供。她在喷饭与噎着之间犹豫了两秒,望着天花板翻了个可爱的白眼。
当时那口饭离她的喉咙只有零点零一公分,但是四分之一柱香之后,那口饭的女主人会彻底的笑死我,因为我裤子有一个破洞。虽然本人生平穿过无数的破洞,但是这一个,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名贵牛仔布料上写意的猫抓,经过反复水洗和常年穿着,终于成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破洞。白色疏离的纤维映衬着黝黑光亮的腿毛,是引领时尚的骄傲。
破洞与补丁
遗憾是童年时,破旧还没勾搭上时尚。隐约记得供销社旁边有个裁缝店,厚实的生漆柜台上码放着一卷一卷各种颜色的布匹,墙壁则挂着进度不一的新衣。那里出产全村最体面的行头。要想娶新娘,借身的确良!
村里人都勤俭,即便过年,也不是每户人家都舍得每个人添一件新衣。衣服裤子补丁摞补丁,补了破,破了补。烂成抹布的时候便做了抹布,或者攒起来纳鞋底、缝套袖。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小了给弟弟妹妹穿,然后剪散了补别的衣服。
补丁们有的方方正正,有的圈圈圆圆,那些不成形状的,女主人会被其她主妇说不是笨就是懒。长辈们每每在孩子嫌弃补丁太多的时候劝诫,领袖也穿补丁衣服的,只要干净整齐就不丢脸。
二姨家有台缝纫机,那时候是稀罕物件,一般人家舍不得买也不会用。亲戚熟人们遇到破衣烂衫不好补,便放着等串门的时候拿过去求助,省下去裁缝铺的几分钱。穿上补得好看的衣服,心情是不一样的,补丁也有鄙视链。
露馅的小白鞋
童年最向往的节日,除了中秋节、除夕夜,就是儿童节了。每年的六一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庆典。各班级提前彩排好节目依次登场表演,拍照、评奖。随后是所有人可以自由参与的各种有奖游戏,用球拍端着兵乓球跑步(掌上明珠)、猜字谜、瞎子打鼓、筷子夹跳棋珠(二龙戏珠)。每个项目都排满长龙,达标者发放一定金额的奖券。奖券是和校外的几家商店合作的,全店通用,童童无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订下的古老规矩,大约为了拍出来的照片好看,方便放宣传栏展示。参加列队、演出还有班级合影的学生都必须穿同一款式的白球鞋,鞋不白,人莫来。一双白球鞋并不便宜,尤其小学生长得快,去年买的今年小了没法穿,很多家长舍不得买,也很难借到合适的。
被父母狠心拒绝的孩子注定无缘集体的荣耀,失去观众和照相机的注目礼。有几个机智的小孩打起了讲台上石膏粉笔的主意,把绿色解放鞋涂脂抹粉磨皮抛光,静悄悄的混进了队伍。可惜好景不长,抓包的老师本也无意戳破,却奈何有人掉色太多。没能蒙混过关的倒霉蛋成了节日里可怜的笑料。
羞愤的童心也许会戴上自嘲的面具,但童年的相册里终是少了一份回忆。
感恩爱心
小学时代有两次收到爱心人士从远方寄来的衣物和文具,每个同学都分到一些。大人小孩的衣服都有,还有书包、文具盒、红领巾。大家都格外开心,我们变漂亮了很多。
慈善是贫瘠土地里施下的肥料,花草和庄稼都领受她的滋养,在童年里成长茁壮。
慈善是寒冷天气里洒下的阳光,温暖在每个人的脸庞和心上,指引着希望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