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2020-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davidlina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作者的自传,这是一个86年生人作家的自传,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社会的真实故事。你在读这本书时,你会觉得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人物、书中的人物观念是在18世纪,怎么可能就是发生在现在!作者17岁前,没有接受过教育,然而现在她已经获得了哈佛、剑桥的历史专业博士文凭,同时也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

      作者 Tara出生在犹他州,父亲是一个虔诚的摩门教徒,父亲在家“一言堂”,同时也专横、霸道、不仅严格遵守摩门教义,也时刻担心世界末日到来,所以很多行为和举止让读者非常不理解,比如父亲对她的卫生教育,只停留在“撒尿别尿到手上”。Tara 的母亲则完全对于父亲言听计从,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丈夫是畏惧的,对于家里的儿子也是畏惧的,典型的男权恐惧症。即使在女儿的生命受到了兄弟威胁时,依然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压抑的家庭!

       家中还有几个哥哥,其中二哥 Shawn 具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我不确定她是否是爱妹妹的,或则就是以他认为“爱”的方式在控制者其他人,书中很多章节中描述了Shawn对于Tara 的暴力举动,这让人很难理解他们既然是亲兄妹;Tara的三哥Taylor是她的灯塔,正如书中所写的,这本书也是献给Taylor的!正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环境中,她确冲出了重围,来到另一个“世界”让自己“重生”。

      作者在书中并没有书写求学之路有多么的艰险和困难,以及她有多么刻苦,反而会让人误解美国的大学门槛怎么的低!但认真阅读你就会发现,她是多么渴望脱离她的家庭,走出去!正是这份信念让她刻苦、专心和不折不挠,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让她的孤注一掷得以成功!她喜爱唱歌,喜欢音乐,正是这个小火苗,点燃了她上大学的火种。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是在她“成功”后,她内心的冲突,她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父亲的世界,一个现在真实的世界,她希望在这两个世界中找到平衡,她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她学术的成就而高兴,甚至千里迢迢的找到她,希望帮她驱魔,让她承认她获得的知识是错的,作者认为自我的转变、蜕变是教育的结果!

       求学期间,Tara一度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命该如此。她想要过正常的生活,可是哪里都不接受她。这是寻找自我、重塑自我最艰难的阶段: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有许多人在此认命,变得安于现状,乃至否认曾经的理想,退缩回以前的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然而,塔拉没有。是一位教授的话启发了她:“我觉得你应该自我拓展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  从历史的阅读中,Tara也获取了力量:不偏不倚,中立地看待问题。既不陷入对暴力的恐惧,也不允许盲目崇拜。从书中,Tara知道自己并不软弱。

     导师对她说:“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就是黄金。无论是在杨百翰大学,还是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这些话让塔拉明白过来:决定自己是谁的最强大因素,不是过往的经历,也不是某个人,而是自己的内心。

     是教育以及对把握命运的自主性拯救了她。从教育中她获得了什么?Tara还记得教授的一次讲座,他在黑板上写道: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当时这个问题让塔拉很奇怪,因为在她心目中,历史是由像父亲那样的先知般的人物书写,他们对过去的看法和未来的憧憬都不容置疑,甚至不能补充。而现在,当Tara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她有了新的答案

     历史是由谁书写?Tara写道:是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