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沉香 桓正中医

桓正五诊—论中医的触类旁之,博极医源的诊疗思维

2019-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桓正节气报告书

桓正五诊是建立在中医“天人合一、节气五行、先天薄弱“通过现象看本质的中医综合诊疗法,以中医节气诊、五行诊、状态舌脉诊、穴位诊、先天薄弱诊,五诊合一的中医综合诊

疗技术。诊疗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也是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宇宙节气·天气·人气情绪·病的症状·生活习惯中医的社会百科,是为了抓住疾病的本质,得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方法途径,排除复杂的疾病干扰,需要我们触类旁通,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大医精诚。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桓正五行的基本思维框架:

1.节气诊:首先是发病的节气;其次是出生的节气,一年24个节气365天,我们的经脉正经是12条,手三阳手三阴共6条;足三阳足三阴共6条;手足加起来一共是12条,再左右相加一共是24条,对应一年的24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经脉和脏腑,中医讲:”经之所过,主治所及。“每条经脉所经过的地方都有其管辖的范围,推断范围而了解相应的脏腑。再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是手节气气候影响的,就像种庄稼一样,节气到了就自然生长结果,节气不到再多的关照都没有用。

2.五行诊:中医一直讲五行讲阴阳,而且在中医基础包括《黄帝内经》讲阴阳五行,但真正应用五行感觉确实挺少的,在这里,我想说五行的应用分为天五行、地五行、人五行,天地人三才之道也!《内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指的就是天地人五行。在这里主要看出生的节气对应先天的五行,看五行阴阳的平衡状态,中医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状态舌脉诊:通过中医的舌诊和脉诊来看当下身体的状态;舌是身体内脏的一面镜子,包括舌苔的津液;舌体的厚薄;舌质的颜色;中医诊脉的平正之脉;变异之脉;心手合一的四诊状态。

4.穴位诊:经脉为一线,全由穴位串,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穴位的痛点、反应点就是身体脏腑的反应点,原穴、募穴、输穴都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5.先天薄弱诊:按照出身的节气综合判断先天薄弱的脏腑和虚弱点作为补先天养后天的精准调理管控。正所谓水千流万别始于一源,木千枝万叶始于一根,人千酬万应发于一心,身千病万症始于一脏。人之有病如树之有虫,不知虫之所在,遍树而乱砍之,虫未除而树先砍死,不知病之所在,广乱而治之,病未去而命先尽矣!治病求本。

疾病的本质是整体的,运动的,互相联系的,变化的,中医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就是全面的深入的了解节气·环境·心灵·症状·个体差异,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片面和局限,综合分析建立正确思维,得出正确的判断。应用之妙,存乎一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相应,触类旁通,博极医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