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地死亡,整理我遗物的人会怎么看我的人生?
一早上带着电脑去图书馆。
打开之后又觉得千头万绪不知该先做哪一件。
不自觉就拿起手机,不知不觉刷掉三刻钟。
但今天的三刻钟不能全算浪费。因为刷到一个电影推荐贴。
韩国的电影,Move to Heaven, 我是遗物整理师。
忽然想起前一阵看的那本书,《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整个故事,也是从整理遗物开始的。
那些意外死亡的人,是最需要别人来整理遗物的。
在整理别人的遗物时,也许能意外触及这个人最柔软的内心。
那些曾经的执念。那些未竟的心愿。
对于自己,是不是也能从别人的人生里获得新的人生感悟?
如果我就地死亡,整理我遗物的人,会怎么评价我的人生?
这个电影,一定要去看一看。
坐在图书馆,被满架子的书包围着,忽然想起,似乎,好像,很久没有看纸书了。
于是盯着那些书名一个个扫过去。猜测着里面会是什么内容。
《有梦不觉人生寒》,好理想的口气,估计是个某种程度上实现不梦想的人。一扫作者,于丹。难怪。
《树犹如此》,有点意思,其后半句是“人何以堪?”,是辛弃疾对于岁月易逝年华老去倥偬一生的感慨,类似于孔子曰:逝者如斯夫!
这个书名上次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当时想着:这肯定是某个步入老年的大概有点名气的人写的吧?然后看到作者是白先勇,我对他最深的印象便是《牡丹亭》,并不是很感兴趣,于是也一扫而过。
但昨天无意中读到说这本书是他写给过世的相恋多年的同性恋人的,所以今天在看见它,忽然觉得那四个字的感慨,承载着浓浓的悲伤。有时间的话,其实可以翻开看看。
果然,一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了解其写作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愿人生从容》,《游戏人间》,《时光知味》,《一路风景》,《一个人也要过得好》,《我就喜欢我现在的样子》。。。我身边这个书架,怎么好像全是老年人来分享人生感悟人。。。即便不是老年人,也全是些一天到晚思考者人生该怎么过的人。。。
又或者,境由心生,是我自己,最近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