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士/海滨:江南5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安居士/海滨:江南5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江南,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符号:精致与优雅,诗意与温柔。画家和诗人的笔下,总是离不开小桥、流水、人家,离不开扁舟、明月、亭台水榭,离不开溪水、莲花、女子,离不开轻烟、薄雾、浅草。那些幽深寂寞的巷子里,盛满了苔藓般的故事;那些浣溪归来的曲径,一直通往如梦如幻的《浮生六记》和《夜航船》。
安居士/海滨:江南5如水的江南女子,在缕缕清风与阳光里,在夏日午后的浅草间,一阵倦意汹涌而来,将蓝花包袱当作枕头,把团扇和竹篮散作一地,且让几只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 ,且褪下一袭白色上衣,露出淡淡的粉色,轻轻的呼吸引起缓缓的起伏,浑圆的轮廓,若隐若现,似乎在不经间透露了画家的欣赏趣味。江南的风景,总是画家最钟爱的观察描绘对象,包括江南女子,这里我不作任何雅俗高下的审美判断。
安居士/海滨:江南5总而言之,每一个人眼里的江南,也许都各有不同的趣味。当风在幽幽草坂间弹奏一曲夏日短歌的时候,当浅浅碧草铺上驼色绒毡的时候,当淡淡的笑意和忧伤在脸上荡漾的时候,当一双绣着梅花的黑锦缎布鞋从脚上轻轻褪去的时候,左手臂弯向头部当枕而右手臂自然放在髂骨部位,这样优雅舒展的形体,似乎已摆脱了外衣的束缚,显现出江南朴素自然的美丽。
安居士/海滨:江南5其实我关注的,并非对画家作品的表现形式,而是因为选取的内容,勾起了儿时江南的全部记忆。小小少年,站在汉江大桥上,眺望被春风吹绿的两岸,两岸行走的一群男女,还有在河畔洗衣的女子,茂密的草木也无法掩去她的清纯美丽。画家描绘的江南女子,有着清秀隽逸的容貌,表情里也透着一种宁静优美,仿佛灵魂早已冲出肉体的囚笼,释放着朴素光焰。
安居士/海滨:江南5我宁愿相信一切美好,会永远存留下去,以音乐、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传递一种自然美和人体美有机交融的信号。音乐在时间的河流上,呈现出一种节奏与旋律之美;而绘画在空间的色彩里,表达着一种情愫与思想之美。我更钟情于文字,可以突破时空的边界,让我在记忆里的江南,无限贴近她的怀抱,完成一次又一次对乡愁病的疗救。我知道,在后现代背景下,江南水乡一直在远方,在被风吹过的地方,在与伊人相伴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