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笔记(12.12)
代表孔子核心价值观的20句话: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后需要不断练习,通过刻意练习,形成自己的一种意识,自修;知道他人的力量,借助他人的力量,形成互动,共修。通过自修和共修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淡定处理人生的毁誉。
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不找的状态是中庸的状态。达到某种境界不需要用力刻意提醒自己。
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领导的思维关键。强调无为而为,管理者要懂得放手,蒋注意力腾出来关注最重要的事情。简单体系要强调控制,而社会关系、孩子成长、组织成长、产品打造这样复杂体系更需要放手。组织好的状态应该是方向大致正确,团队充满活力。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在自己角色最重要的事情。
四、子曰:君子不器
人不能被物化。不要禁锢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教育不是要把一个人从一个模子造出来,而是要开发人内在潜力,让这个人有动力去探索生命各种可能性。
五、王孙贾文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认为这个世界有两种秩序,一种叫自然规律,一种叫社会规律。所有事情短期看社会规则起作用,长期来看社会规律起作用。教导人们,违反法律和道德事不要做。因为长期来讲,一定会有损于人生。尊重自然法则,而不是被社会惯性所带走。
六、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认为入太庙这样重大的责任,就算知道其中的规矩,也应该一点点了解,才能办事做好,代表自己沉浸的态度。固定型人格喜欢评判,终生成长的人不怕丢面子,不怕误会,始终保持谦逊求知的态度。
七、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和正确底层逻辑的人,既可以长期处于穷困的日子,也会安之若素,也可以长期富有,而不会骄纵。当达到仁者,对各种事情都能想明白,是通达的。对外界环境是敏感的,能够有同情心,有共情能力。有钱可以安之若素,找到了可以从生活点点滴滴中寻找快乐的能力。不仁的人,没有想明白,没有通达,以为摆脱约束才能幸福,而当真的摆脱束缚时同样不感到快乐,把所有幸福建立在外界环境上。仁者安处于自己的内心境界,而非外在环境。一个聪明有能力的人,能够很好利用仁德去做好事情,这便是孔子的理想人格。
八、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一个人离开仁德,再大名声有什么意义?绝粮于陈蔡时,孔子的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管在什么时候,在公众面前还是独处事都一样。在外界压力和困难时,仍然保持自己在风轻云淡时所体现的修养,始终保持自己仁德和修炼。
九、子曰:道不行,乘稃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幽默是最好的强心剂。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利和困难是自我嘲笑,用幽默调节自己的情绪。乘稃浮于海,是自我打趣的闹骚。
十、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能屈能伸的道家思想,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为某种事业而苟活。钝感力很强的人,能够很好保护自己避免对外界的不确定性所刺激。用一个更远大理想支撑自己坚持下去。两个人相处也需要学会愚不可及的钝感。
十一、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人的快乐三层:一层是战胜别人的快乐;第二个层次是战胜自己的快乐;第三个层次的快是无条件地快乐。无条件快乐意味着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任何时刻专注并享受当下。从外在环境寻找快乐的同时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十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流状态的重要。专注的做事情最开心。如果你做一件事情觉得无聊,是因为做事情的方法不对。
十三: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以理化情,感受爱的能力来自压力足够小。当一个人懂得很多道理后,自己压力就小了。没有吧名利权情当成自己目标。哭泣时难过,开心时投入,这是一个人完整地生活,才能够更活泼,更真实。
十四:子曰: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战略层面藐视困难,在战术层面重视困难。所有了不起的事情既难既不难。
十五: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意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一个人格局不能太小。让我们知道自己得有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可能一辈子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必须相信其存在。人生可能没有意义,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存在意义。
十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核心含义是告诉领导,不能什么事情都插手。应该努力消除责任病毒的问题,更多授权下属,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分清楚哪些事情是该自己管哪些不该自己管。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就是傲慢的表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相信下属,相信组织的力量。
十七: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不瞎猜臆想,没有什么是肯定必须的,不要固执己见要有思维弹性,不断反思,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十八:子曰: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
儒家三宝。智慧的不会迷惑,接受随机性、不确定性,实事求是,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就近找到最高点。心中充满仁义的人不会忧愁,自我变小,烦恼就减少了。一个勇敢的人不会畏惧,不是莽撞,而是看透生死,就算害怕也要去做
十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人本主义,对人的关心。
二十: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不是司机,要相信司机。虽然自己很有能力,但不要总表现自己,去干涉他人。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才是最好的修行。我们学习论语需要把学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应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