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己观古望今向阳花

手留余香,在花间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147人  削寒

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算是让词这个文学形式大放异彩的起点。同时《花间集》也是一直被低估的一部古籍,其实它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内容本身上,都是有很大价值的。之所以被低估,我觉得是体裁上的限制——《花间集》的脂粉气太重,不符合大众需求。

一开始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对于我这种看《红楼梦》都有些受不了的人,可想而知是拿出了很大勇气,才开始看的。真正翻开以后,感觉就不那么纠结了。虽然写的都是艳粉妩媚、柔肠痴情,但不纠结内容,只欣赏文字,还是很舒服的。更主要的是,我看的配图版,里面配合的都是名家花鸟、仕女图,整本书拿在手里,感觉香气四溢。跟听古典音乐的感觉差不多,虽然我的情操没有那么高尚,但是瞬间被陶冶了。

古韵风流

《花间集》集合了18位词人的作品,这18位也就成了第一个词派——花间派。和绘画上大名鼎鼎的印象派也差不多,印象派的得名不就是因为莫奈的一副《日出印象》嘛。很多时候,都是时代和后世推崇出了经典。如果没有赵崇祚编撰《花间集》,估计也出不来什么花间派。可能被李崇祚编完了,直接变成胭脂派……好在有了《花间集》,“花间“这个词是对这个风格最诗意的解读,很完美。

这花间派的词人都是晚唐和五代十国的,所以词的内容上自然也都是那个时代的审美与感悟。其实,看《花间集》很多时候都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生活。他们对爱的表达、对依恋的表达,看似描写妇人的生活场景,实则古韵的背后,都是儿女情长的风流故事。我们现在的爱情观,更崇尚直来直去,敢爱敢恨。理解起古人的温婉,可能是难了点儿,不过价值观不同,但爱情都是一样的。在那古韵中,风流也是画意绵绵。

念词闻香

花间派词人名号最大的就是温庭筠和韦庄,仔细想想还不是那么如雷贯耳;但是给《花间集》配的插图画家,那名号可就大了,随便说几个唐伯虎、八大山人、郎世宁、齐白石……所以看这本《花间集》,除了念词之乐,还有观画闻香的视觉享受。

每每念过几首词,编映入眼帘一副佳作,如果说阅读是一种休闲,那这一刻,就是最闲适的体验。悠悠然,乐在其中。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儿——审美疲劳,念词闻香之间,估计审美疲劳这个病也能被治愈。美的东西真是不用你有能力才会发现的,跃然纸上的美,可以让人由心的赞叹。而且,这似乎也是只有纸质书才有的力量,任何电子书的替代不了这种感受。

换换频道,挺惬意

连词带画,欣赏过后。我是觉得自己被换了一个频道,从经管历史,跳换到了一个舒适区。虽然我一直推崇有目的的功利阅读,但偶尔来点儿小清新,也是张弛有度了一下。不仅不会觉得浪费时间,反而觉得挺惬意。

我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节奏,已经够了,适当的放松一下神经,对整个状态提升都有好处。反正我看完了觉得很舒服,也让紧张的大脑舒缓了下来。虽然咱们不能像古人那样流连花间,但也可以徜徉在美境里,让思想放松。

写到这里,关于《花间集》就没什么要说的了,更多的是要慢慢回味。接下来只想说说状态的问题。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态真的很纠结,觉得这书不适合我,觉得这书太闲了,觉得这书就不是老爷们看的,觉得……反正就是各种负面的声音。但是真的决定看,而且很惬意的看完后。之前的那些我觉得,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个状态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各种纠结不定的事儿太多太多,选择也太多太多。不用说什么大事儿,就一个简单的午饭,是不是也要纠结半天吃什么?其实,这种状态耗散了我们太多的精力,有那个时间,莫不如直接行动。虽然行动有时会失败,有时会失误,但是行动过后,必有收获。而且不纠结的行动,还不回让你戴上任何预先设下的锚定效应。可以让你心无旁骛的,开始一段体验。这是多好的行为方式啊,可惜我们很难做到。


要不要也来看看这本《花间集》,保你——手留余香,在花间。

温婉动人:《花间集》

——END——

我是削寒……

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