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病证学说6

2020-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严维红

3.消瘅

     消,谓津液消耗;形体消瘦。阐,指内热。消瘅,即消渴病。《灵枢.五变篇》说:“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内经》论消瘅,最主要有:

   脾瘅  即脾热病,实为脾之湿热病。《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脾瘅的病因病机在于恣食肥甘厚味,肥甘生内热,热气伤脾,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乃至湿热之气上泛而成。其实这也是导致消渴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脾瘅的症状特点首先是口中泛甘味; 其发展则可转化为消渴病。由于脾瘅是脾之湿热病,因此《内经》提出治用兰草(佩兰)消除其陈腐浊气。

   三消 消渴病统而言之称消瘅,分而言之为三消。三消者,上消中消下消也。上消病在心肺,《素问.气厥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鬲消即为上消。中消病在脾胃,《灵枢.师传》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胃中热即中消。下消病在肝肾,《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云:“肝脉微小为消瘅;肾脉微小为消瘅。”此指肝肾亏损之下消。根据《内经》的论述,后世认为,消渴病是以多食、多饮、多尿,形体消瘦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其中      

 上消以多饮而口喝不止为特点,主要是肺热津伤;

中消以多食而善饥为特点,多属胃中燥热;

下消以小便频数量多为特点,多系肝肾阴精亏乏,津液耗损。

此外

《素问.气厥论》还提出了“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的消渴病,张景岳认为此系元阳大衰,金寒水冷,阳不化所,水精不布所致。

《金匮要略》又提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的阴阳两虚消渴证,它提示了消渴病变的复杂性。

但总而言之,消渴病的基本病理是燥热内盛,阴虚津亏。因此《素问.腹中论》指出“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膏梁)、芳草、石药”,以此作为消渴病的饮食和药物禁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