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哲思】
日期:2023.4.3癸卯年 闰二月十二 星期一
备注:Day506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跟司马懿学管理》之《鼓舞士气有良方》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赵玉平
名言佳句:一个成功的人,他从最开始就坚信自己的成功;同理,一个失败的人,他从最开始就会坚信自己的失败。贫穷、失败、挫折,其实是一种心理模式。
做大事,必须从最开始,就得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在连续作战中,如果大家对未来的信心都没有了,那肯定就没有未来了。
内容:司马懿明白,一旦对手有了长期坚持的资本,自己就会失去最后的优势。他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在被动的情况下找到出路,稳住阵脚。
人这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时候你高歌猛进,那都不算本事;逆风逆水,走背字的时候,你能心态正常,找准出路,临危不乱,那才叫本事。
人在三种情形下决策质量和行动质量会明显下降:第一,忧伤。建议不要在心情不好时逛街买东西,容易买贵。第二,激动。激动时不要做重大决策,容易走极端做错事,因为人在激动时容易丧失判断力。第三,疲惫。
人在疲惫情况下,容易失去主见,特别容易被别人操纵。所以,一个掌握资源、掌握权力的人,一定要记住,保持情绪的稳定才能做成大事。
司马懿通过‘闭门不战,假装看不见’来保证自己不掉到危险的境地里面去,这种策略叫‘支点策略’。
在复杂的形势下,如果对局势判断不清,分析不透,就执行自己最基本、最安全的一个策略,这个策略在管理学上也叫‘刺猬法则’。
司马懿的支点策略就是能打则打,能战则战,打不了战不了就闭门不出,等敌人粮草用尽,自然撤退。虽司马懿未被激将法击中,但他的部下被击中了。司马懿虽可仍用‘刺猬法则’不出战,但一直不出战,万一下属有意见,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又影响自己的威信,这怎么办?
策略一 保持一致,引入权威
司马懿表面上让大家心里有底,但在作战会议上,却抬出曹睿,说要向他请示。于是司马懿写了一个关于开战的请示,附上作战方案,送回首都交给曹睿。
皇帝看后自然心领神会,立刻派一位刚直的大臣辛毗到前线督战。
其实,说是督战,其实是督不战。而司马懿之所以表现出一定要请战的样子,是为了稳定军心,稳定士气,那是做样子,唱双簧。
这件事可看出 司马懿用心良苦,一方面努力请战,保护士气。另一方面,又制造皇帝不让打的局面,保护部队不陷入危险境地,暂时稳住士气后,司马懿又用了第二个策略。
策略二 借助暗示,输出信心
当司马懿看到曹睿面对诸葛亮的三十万大军五路出祁山的战报胆战心惊时,为了提高信心,司马懿故意跟曹睿谈星象,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鼓舞他的战斗意志。
心理暗示有三个具体特点的技巧:第一,简短有力,不能太长。第二,正向积极。第三,强烈肯定。
当领导最重要的的是维护大家的心理状态。低了要把它抬高,冷了要把它调热。很多时候,成功不是资源问题,是信心问题。有资源的人如果没有信心照样失败。
策略三 调整情绪,合理解释
司马懿用了两个方法来调整情绪:第一,“乐观导向”。在危急时刻,通过相对乐观的表述和心理暗示,能够提高战斗力,提高士气,提高业绩表现,让自己做出积极的行为,而且乐观是能够制造出来的。
这叫不快乐就装快乐,装时间长了就是真快乐,不聪明你就装聪明,装时间长了就是真聪明,当然了,装傻时间长了就是真傻。
司马懿想用这种积极的语言、乐观的状态来引导自己战斗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
一个成功的人,在没有开始战斗之前,就有强大的心理能量,相信自己一定成功,而且可以用这种能量鼓舞所有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在内心世界里,从一开始就要拥有强大的心理能量,相信自己一定成功,即使遇到再多苦难也不失去信心!成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
失败后有一套很好的解释系统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司马懿有个优点,就是胸怀宽广。被别人嘲笑,被别人骂了,他不着急。这叫“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
赵玉平老师用四种类型来解读四种面对失败后的心态:第一,暴躁型。第二,倔强型。第三,忧郁型。第四,否定型。这四种类型是人面对挫折、失败最常见的四种心理不良倾向,程度轻的生活不顺利,心情郁闷,程度重的引发精神失常,甚至真的要跳楼自杀。
我们常说的挫折教育目的不在于让人受挫折,而在于受完挫折后,能不能学会应对的方法,提高自己抗击打的能力。
有几种方法:第一种叫改进。狐狸吃不到葡萄,但参加袋鼠的跳高培训班后、参加完蝙蝠的滑翔培训班后也吃到了。这叫改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想办法弥补可能的不足。
第二种叫替代。吃不到葡萄,还可以吃荔枝、龙眼、桂圆等等,为什么非要吃葡萄?这叫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三种叫合理化。我吃不到葡萄,天下还有好多人也吃不到,连狮子、老虎兽中之王也照样吃不到葡萄呢?那怕什么?下次就吃到了。挫折是人生的影子,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这没有什么。
所以,成功的人生会转化,把挫折、失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人生的营养。而失败的人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失败以后,恨国家、恨社会、恨自己。
在人生的路上,如果被眼前一个小土坷垃绊了个跟头,我们是站起来继续前进呢?还是围着那土坷垃又咬牙又跺脚,又吐唾沫,这一辈子就在这儿了?人不怕挫折、不怕逆境,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应对。
挫折教育不是为了摔打一下,而是摔打完了以后,让他学会怎样去看待,怎样去解释,怎样去分析,这才是最重要的。
司马懿被诸葛亮打败了,被众人嘲笑了,司马懿认为这很正常,所以合理解释给自己一个心理支点,这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品质。
司马不光有一套自我解释系统,还会赞美对手。赞美对手有三个好处:第一,展示你的胸怀。第二,留有余地。第三,隐性自夸。所以,赞美对手一举三得,我们要学会在媒体、公众、下属、上级等各种场合,去认真赞美对手。
司马懿并没有打败诸葛亮,而是诸葛亮输给了司马懿,输也不输在才华、能力上,而是输在了身体上。
因为有诸葛亮在,没人能打败他,必须要司马懿才能打败诸葛亮,所以司马懿凭这一点可以擅自调兵。诸葛亮的存在客观上巩固了司马懿在曹魏的管理地位。
如今诸葛亮死了,曹魏政权不再需要司马懿了,司马懿又面临一个新的人生考验。
启示:司马懿出身官宦世家,我很好奇是怎样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模式才能让他在朝堂之中次次化险为夷,回回有惊无险?
面对曹操的疑心深重,他虽心中不屑但面子上还是以病婉拒;
面对曹丕的用人策略,无法改变就顺势推舟最终永绝后患;
面对曹睿的胆战心惊和面对遭受挑衅将士们的血脉贲张,司马懿像是个小媳妇,哄了士兵又来哄皇帝。
《大明王朝1544》中徐阶说,‘皇上就好比是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但按着媳妇的职份去做,能忍则忍,该瞞则瞞,两头尽力顾着,实在顾不了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
看来这臣子无论哪个朝代都是两头受气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