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越简单,越幸福
文/ 小婷半清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这本书里,记录了她和钱钟书先生,还有女儿阿瑗的人生。他们的一生看似平凡,因为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却又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们相亲相爱,相依为命。
书中的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
我和钟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钟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狂野里,好像给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
这段文字,描写的很细致,很逼真,我仿佛看到一个老太婆在寻找自己的夫君,形单影只,束手无策,惊惶焦急。站在一片雾蒙蒙中,望眼欲穿。其实只是杨绛的梦境,而当她告诉钟书的时候,钟书平淡地说了一声,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我们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最怕的不是离开人世,而是再也不能守着自己爱着的人。
第二部分是:我们仨失散了
这一部分的描写得云里雾里,把三里河的家比如“客栈”,把钟书的医院比作“船”。最后,钟书的船漂到了看不到的地方,女儿阿瑗也在病痛折磨中与世长辞,而三里河的家就变成了杨绛一个人的客栈。
杨绛一个人,忙着去照看钟书,又放心不下女儿,游游荡荡,失魂落魄。只剩下每夜的噩梦,还都是离别的梦,痛到心都掉出来了,被寒风吹着,痛不可忍。
没有了钟书和阿瑗,哪里还有什么家?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部分是回忆,语言平淡如水,但一字一句都饱含深情,本意就是想用文字重温一下人生,让他们再重新聚一聚。
钱钟书和杨绛的伉俪情深,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甜言蜜语,可钟书每天早上都会给杨绛做牛奶红茶,再煮上鸡蛋,烤好面包,然后叫杨绛起床。这一举动,除了他们分居和钟书生病的日子,钟书坚持了一辈子。
这么浪漫的画面,放到今天,依然是打动女人的温柔神器。
钟书和杨绛半辈子都在颠簸,没有固定的住所,搬家是常有的事情。
1949年夏天,钱钟书和杨绛得到清华的聘请,入住清华大学;
1952年因院系调整搬入北大的中关园;
1962年,迁居到干面胡同;
1973年逃到北师大,居住在钱瑗学生时期的宿舍;
1974年迁入学部七号楼西尽头的办公室;
1977年,分配了三里河的一套房子,才有了固定的家。
在最后的三里河定居的时候,杨绛已经66岁了。她跟着钟书颠簸半生,才有了自己的住所,可她对此没有一丝抱怨。在她心里,有钟书和阿瑗的地方,就是家。
对比现在,很多爱情被房子阻断了,很多情侣被彩礼分开了,很多思念被距离冲淡了。
在三里河的日子,安静而简单,她和钟书,每天读书工作,阿瑗回家后,也是常常备课读书。他们三个人,共居一堂,却只是各自工作,互不干扰。
如此简单,都做着和文学相关的工作,三个各坐一角,空气中流淌着温暖的气息,抬头看到的目光,都是亲切的,鼓舞的,积极的。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叹就是,他们的日子过得比如简单,却又幸福无比。
思考之后,就领悟了,人生的过程里,和自己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父母,爱人,孩子,一两个知己,足矣。
我觉得我这一生没有虚度,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以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杨绛是智慧的,钟书是有趣的,阿瑗是懂事的,他们只求聚在一起,守在一起,简单地生活下去。也正是这种简单,幸福才会长久。
而现在的我们之所以不是那么幸福,没有那么快乐,大多数是因为关注了太多本不该关注的人,期待了太多本不是应得的事。所以,幸福会减半,快乐是奢求。
阿瑗在九七年去世,钟书在九八年去世,他们三人就此失散。杨绛先生靠着回忆,独自一人度过漫长的十八年。
现在的他们,终于团聚,又变成了“我们仨”。
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还是会每个人占据一个书桌,或看书,或写字,窗外清香,屋内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