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錯金玉蟬
藏品名稱:東漢錯金玉蟬
此東漢錯金玉蟬為皇室贵族所佩戴
玉蟬,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把蟬佩幹身上則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
蟬的造型很早就被中國人選用為佩飾。古人注重玉蟬,生以為佩,死以為含,因而有將此類玉蟬稱為“王含”者,應視為喪葬玉一類,而不同於其他形狀的玉蟬。
漢代玉蟬分三種,腹部穿眼;三是唅蟬,在逝者口中壓舌,體積較小,刀法簡單,沒有穿眼。
蟬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是純潔、清高、通靈的象徵。蟬棲於高枝,飲甘露而生,出淤泥而不染。玉蟬作為高貴的禮器,大多數作為主人身份的象徵,佩帶於身,或飾在冠上,既能代表身份,又可顯示清雅高尚。除佩蟬和冠蟬之外,還有一種唅蟬。古人認為蟬能蛻化不死,人死則如同蟬變成蛹,來年又可複生,所以死後在口中含蟬,:一是佩蟬,頂端有對穿眼;二是冠蟬,用於帽飾期望自己像蟬一樣蛻化再生。因而玉蟬自古以來都是玉雕的重要題材之一。
佩蟬、冠蟬和唅蟬的區別在於,佩蟬在頭部有對鑽成“V”開的象鼻眼,或頂端有的對穿,用以穿系,便於佩帶;冠蟬則於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線固定在帽子上;至於唅蟬就不需要穿什麼洞眼了。漢代玉蟬根據頭部的特點可分為平頭型和圓頭型兩類,平頭型以西漢早期為多,圓頭型多見於東漢,延續使用至魏晉時期。西漢玉蟬繼承了戰國時期的雕刻技法,佈局合理,刀法生動簡練,剛勁有力,刀刀見鋒。線條以直線為多,有的雖呈弧線,但有兩條上下交鋒成“八”字形,雙翼更為明顯,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漢八刀”。
西漢時玉器選材受到重視,白玉被大量使用。玉蟬呈中間厚、兩邊薄的斜坡狀,與戰國時期相比,顯得薄而大。玉蟬線條纖秀,尖端鋒芒銳利,邊緣如刀切。翼中線兩邊以推磨技法形成的中線自然挺直,被稱作陽紋線,這就是蟬紋最精緻之處。中線兩邊推磨出來的坡度,光潔、平整、潤滑,蟬尾部的橫線表達的是具有伸縮功能的皮紋。有的玉蟬頸下以單折法深挖,外沿輪廓線整齊完整,斜坡光潔平整,沒有波浪痕跡。
東晉的玉蟬軀體中間厚,兩邊薄,有明顯的弧度,邊沿棱角不見鋒,雙眼渾圓,尾端稍呈圓形,但有時也很尖;明代的玉蟬以青玉為多,且做工粗糙,頭型較小,雙翼略寬,向兩邊擴張。尾部稍呈渾圓,不像漢代玉蟬那樣有扎手感;清代玉蟬的材料以白玉為多,紋飾細緻,造型逼真。在雕刻技法上陰陽兩線相結合,雙翼的脈紋有高低不平的感覺。清乾隆以後,玉蟬的製作比較粗劣,玉質不講究,雕刻的線條深且寬,彎度比較大,有崩裂現象和毛道。
玉蟬,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把蟬佩幹身上則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為蟬形,故名“玉蟬”。據徐廣稱:“蟬,取其清高,飲露不食,”《史記屈原傳》:“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污垢。”《說文》:“蛻,蛇蟬所解皮也。”是知,玉含作蟬形,似是借蟬的生理習性賦予死者特定的意義,意即人死後,不食和飲露,脫胎於濁穢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濁水,這是戰國以來死者含玉蟬的用意。玉含蟬,是漢代普遍流行的作為用於喪葬的一個種類,以為它能為生者避邪,為死者護屍,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蟬在昔人心中代表著雅致,是狷介、清廉的代名詞。千百年來,蟬入詩入畫,成為文人書生筆下的常客。在玉器鐫刻領域,蟬也是為常見的題材之一,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玉蟬”的身影。這款玉蟬雕件工致大氣、畫面新聞相生的感受,流覽把玩起來,總是別具韻味。雕工優異,玉質縝密細潤,鐫刻者巧雕琢玉蟬,鼓翅而鳴。美玉本就惹人憐愛,雕成玉蟬則常有一語道破之妙。玉蟬中,既有玉的溫潤,也有蟬的狷介,二者的團結堪稱完善,愈發凸顯典雅高尚。
東漢錯金玉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