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阅读
我自身而言,听到某个人说自己喜欢阅读,亦或是在社交软件上刷到书单推荐,读书笔记分享,视线都会不自觉的先停留3秒,每年的年初计划里,也会兴致勃勃的立下今年要读多少本书的宏伟目标,同时也是真的会阅读。
阅读的Flag是读大学以来坚持的最好的一项,每年都能超额达成,但是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属于自己的观点,豆瓣标注想写书评,又觉得十分的干巴巴,最后又多半自我放弃了,很羡慕那些洋洋洒洒写书评的人,才思敏捷的引经据典,顺带还能写出我做阅读理解时都想不出来的引申含义。(以后应该多在豆瓣上看别人的书评,微信读书上也有的)
作为一个功利的现代人,这个现状偶尔也会陷入自我怀疑,自己在阅读上完成的数量目标是不是毫无意义?自己是真的喜欢阅读吗?
12年的应试教育之下,自己鲜少看课外书,大一上以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开场,渐渐的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看看书,总能给自己带来心里安慰:这样并不算浪费时间。所以呢,于我而言,阅读并算不上是爱好,不过是一位运气好的苦行僧,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是一直在坚持的一个原因。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因为阅读,给自己带来了一些莫须有的荣耀。这很容易理解,在刷剧、打游戏和看书中,说出空闲的时候会花时间去看书,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称赞,这个称赞的正反馈也会让你愿意坚持阅读。对你来说,陈述的事实,喜欢和不喜欢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何况游戏、追剧也谈不上喜欢,都不过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罢了。
再者,回想这几年的成长经历,即使变量有很多,也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阅读的力量,没有输出的阅读也许不能称作高质量阅读,但我知道这个过程中,存在新观点的冲击、新知识的输入、一点点灵光乍现的思考和对自我的审视,它没有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但是我的情绪变得更稳定了。
最后的最后,我相信也期待量变带来质变。我现在还不能输出让自己满意的读书笔记,缺少深度思考。自己可以称作是从6年前才开始主动输入,其它时间最多的课外读物可能是试卷上的阅读理解。所以呀,我接受自己成长的缓慢,同时也在积极作出改变,比如随着自己生活的变化调整每年书单,现在也开始鼓起勇气分享一些自己的表达,我还有下一个6年,不着急,更不要因此苛责自己,习惯养成不易,且行且珍惜。
思考需要输入,表达需要练习,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