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录反思两篇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山吴

课堂录反思:

其一:复习课《两小儿辩日》上完之后,我布置了续写任务。第二天改作业,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顺着故事编下去。有的写两个小孩接着争辩;还有的写他们和孔子争变。不过,有一个学生在续写故事中又加了一个小孩,当“孔子不能决也”的时候,这个孩子给他说出了答案。当然了,答案是我在上课讲给同学们听的。

由此,我突然间想起古书中有记载,“孔子曾经师项橐”。是啊,说不定那个孩子就是项橐。项橐那么聪明,一定能说出答案的。

以后上课的时候,我把这个情节加上去。

其二:

《游园不值》教学,“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呢?”

“因为主人怕诗人的鞋子把苍苔给踩坏了。”

“苍苔又不是什么珍惜的东西?主人干嘛那么爱惜呢?”

生一时无语。

“诗人敲门敲了那么久,主人怎么都不来开门?他就算不见客的话,也应该派一个门童来说一声啊!大家猜一猜到底是什么原因?”

出远门了……不在家……睡午觉……生病了……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

“在宋代,能够在自家里面建起这样一个花园的人是很少的。普通人家只会种菜园。他们家却有红杏。而且小路上竟然会有苍苔?说明主人很少见客。所以我猜测他应该是一个隐士。”

“宋人尚文,我估计他是故意不出来开门的。”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我没有查过具体的资料。以上的教学环节完全是自然生成的。也不知道我这样解读是对是错。总之,这个“苍苔”很值得品味。或者是苍苔代指小路。应怜屐齿印苍台就是主人不想让我踏进去的隐晦说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