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曾国藩:坚韧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大家好,我是小镜子。
坚韧,一直以来就是人类所推崇的品格之一
荀况就在《劝学》中对坚韧做出了解释:“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当遭遇挫折,面临失败,人们总是希望以坚韧的意志走下去,直到柳暗花明,春暖花开。
正如黄兴所说:“天下无难事,惟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
可是保持一份坚韧是何其艰难,守住之后又真的会有光明的那一天吗?
今天,小镜子为大家分享一部人物传记:《曾国藩传》。
这本书的作者梅寒以满怀虔诚讲述了晚清重臣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
步入仕途连升十级,后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倡导洋务运动,为挽救晚清政府鞠躬尽瘁,成为一代重臣,最终却落得个毁誉参半的结局。
来源于网络在这本传记中,曾国藩创建湘军后,接连吃败仗,甚至绝望到投江自尽,但仍旧凭借坚忍与自省,最终扫清叛军,赢得胜利。
可以说,坚韧的品性伴随着曾国藩一生。
01
家学渊源,熏陶出了坚韧的初始
曾国藩的性格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读书方面可谓资质平平,一次又一次走进考场,次次都以失败告终。直至结婚生子,曾国藩出生时,曾麟书还只是一个童生。
后来,因为多次求取功名不得,只能在家开起了私塾。
即便这样,也没有消磨掉曾麟书考学的决心。
他白天开馆授徒,晚上挑灯夜读,继续备考。
年年进考场,年年大败而归,竟然一连参加了十六次考试。
最后,学政看不下去,在他第十七次走进考场时,给了他湘乡县县首,总算脱离童生的身份,升为秀才。
而这时,曾麟书已经四十七岁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曾麟书对曾国藩亲自教导,耳提面命,希望儿子改变曾家世代没有进士的命运。
也正是父亲这样每日不懈苦学,影响着曾国藩,使得他自幼就有股子钻劲儿,凭借着非凡的韧性,在两年间居然就把五经学完了。
可是与从小天资聪颖的左宗棠比,曾国藩只能算是智力中等。
坊间有一个传说,说曾国藩年少时夜里挑灯背书,恰逢小偷关顾他家,那小偷隐于梁上,想等曾国藩背完书后好下手。哪知一篇文章,曾国藩反反复复背了很多遍,仍然磕磕绊绊背不下来,气得小偷从梁上跳下来,将那篇文章当着曾国藩的面流利地背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由此可见,曾麟书将自己身上的韧劲在儿子身上传承得淋漓尽致。
也正因为父亲的躬身教导,曾国藩从小就表现出了超于常人的坚韧性格。
02
求仕不顺,磨砺了坚韧的脾性
与父亲一样,曾国藩的求仕之途并不顺利。
十四岁,第一次走出白杨坪,随父亲到省城长沙应童子试,落第。
从十四岁一直到二十二岁,联考七次,才成为一名秀才。
道光十五年,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名落孙山。
直至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再次到京城参加会试,得了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赐同进士出生。
这一年,曾国藩已经二十七岁了。
求学二十几年,应试十三年,总算改写了曾氏家族六百年没出一个进士的历史,让曾氏的父辈扬眉吐气。
而这期间的艰难又有谁知。
来源于网络在曾国藩第一次参加会试落榜后,口袋里除了仅剩的一点回家的盘缠,再没有多余的钱。
但他却看上了一本书《二十三史》,为了买这本书,他寻求同乡借了点钱,当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总算拥有了自己心仪的宝贝。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节,曾国藩对读书的热爱和韧劲也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即使科考路一波三折,但他还是走了过来。
这也更坚定了他凡事不气馁,不退缩的心性。
虽然考试榜上有名,做官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来源于网络点为翰林后,薪俸极低,消费却极高,曾国藩只能“拜访敛财”,可仍旧过着十分穷苦的日子。只能减少应酬,却不想得罪了众多京官,由翰林院检讨变成修补。
虽得到老师穆彰阿的提携,十年七迁,但并有改变他最为穷官的现实。加之他一再给咸丰帝谏言,却没有得到重视,最后只能黯然结束京宦生涯。
后来因为太平天国造反,组织创建湘军,也是一再被咸丰帝猜疑,被同僚打压,但是曾国藩还是凭借着坚韧的毅力走了过来。
03
败仗不断,成就了韧性的人生
创建湘军水师时,一无资金,二无人才技术,甚至连造船的木材也找不到,但这依然阻挡不住曾国藩造船的热情。
从没有学过机械设计的曾国藩,拿起纸笔,把家乡的龙舟改成“龙舰”
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来,锲而不舍地从失败的尝试中摸索。
有人说,曾国藩是帅才,不是将才,不善于亲临一线作战,凡他亲临一线指挥的战斗,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
来源于网络曾国藩谨小慎微,在官场上处处小心,最终成就了他一生的伟业。可是战场上,这种谨慎优势却让他坐失良机,陷入被动,徒然给他的前行之路设下重重障碍。
靖港之战,水师陆师相继以大败告终,留给曾国藩的是一片狼藉,船毁人忙,惨不忍睹,只能率师退守长沙;
湘潭之战,不到片刻功夫,两千余人全数溃散,战船被炮火击中,化成一片火海,逼着曾国藩投江自杀;
湖口之战,湘军的水师被太平军打得辎重尽失,直接腰斩;
祁门之战,被困其中,差点死于太平军刀下。
曾国藩在寄给家中诸弟的家书中说:“兄不善用兵,屡失事机,实无以对圣主。”
而这一切失败,虽然让曾国藩有一段短暂的自我反省,但依然没有放弃对太平军的镇压,当弟弟曾国荃那里传来战场上的消息时,他的满腔热血又开始沸腾了。
经过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站起来,最终走到安庆之战。
曾国藩说:
“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浮议摇撼。”围攻安庆时,清朝廷一道有一道的圣旨,阻止他的攻陷,他都冒死顶回去了。
曾国藩的远见和坚持,让太平天国最终走向了终结。
来源于网络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他也犹豫和挣扎过,但他从一个乡下子弟成长为晚清重臣,靠的不是天赋,而是他的坚韧和努力。
他始终坚信: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烟火中的人间“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山穷水尽之时自有路走”,更坚信“凡事皆有极困难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