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浅析

2017-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睡着了的猫

       做了多年风控,主要是在传统信贷业务领域,自从接触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真有种三观尽毁的感觉。没有什么不能做,没有什么做不成。我们之前强调的贷款用途合规,比如不能用开发贷款去拿地,做成表外就行了,更别提给政府融资平台做的各种融资,给已经完工的PPP项目包装重新融资,多么不可思议的都见怪不怪了。就是因为这些业务“出表”了。

       中国商业银行这几年大干特干,表外业务的总量怕是早已超过了表内信贷总量,而且至今游离在监管之外。中国的金融监管滞后不止一点半点,虽然一直也在强调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但效果确实差强人意。依我看只有要求计提风险资本才能从根本上进行遏制。商业银行把各种绕监管、绕规模的做法称为“金融创新”,但这样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确实十分可怕。

      中国没有经历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金融动荡,这些“创新”一失控,那就是金融危机。虽然我只是这金融系统内的一个小兵,但管中窥豹,从我所见到的“乱象”真的不敢想象如此不顾风险、瞎干蛮干,造成的损失由谁来买单。近几年,商业银行的不良双升,跟之前信贷规模的急剧膨胀不无关系。我自己都在那几年批了不少现在想来对未来现金流预测过于乐观的固定资产贷款。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有些项目根本无法按照当初的预想运行,于是乎,贷款无力偿还也就成了必然。我们总是丢不了“大干快上”的“优良传统”,有过教训都好了伤疤忘了痛。

       如今将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又是大规模的期限错配,有多少投资者对资金去向清清楚楚,还不是认为把资金交给银行很放心,也就是说这里是有银行信用做担保的。然而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说白了不就是政府信用吗?大家都认为就算出了问题,政府不可能不救市,于是,投资人大胆地投,银行大胆地做,大家都不怕。

       因为做的是表外,银行对标的的信用考察并不严格,尽管监管一直要求各项风控措施比照表内去做,但我想商业银行的风控在这一块至少是部分缺失的。近日,央妈停止逆回购,隔夜拆借利率上升,银行流动性趋紧,信贷规模又开始紧张起来。此举算是让商业银行的极速扩张有所收敛,但毕竟商业银行最终是逐利的,一旦发现机会,是绝不可能就此打住的。

     美国次贷危机的惨痛教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要起到资金融通的作用,但我们也要遵守职业操守,将风险与收益合理匹配,决不能因为这个行业的整体素养缺失给全社会带来危害,那真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浅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