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最高层次是大爱(微信2000十)
《善良的穿透力》发布后,不到一个月点击量突破6万,令初涉平台写作的我,几分惊讶几分惊喜。同时,也令我再次陷入深思,于是,开始写之二。
我的恩师、著名教育家、原肇东一中校长、哈师大分校校长范中天先生提出的问题,文革时“一中打老师打得最厉害的十余位学生,为什么都过早的辞世了?"不是即兴之问,偶发之问,而是来自观察深处、感受深处、思考深处的郁结之问,是穿透事物表象、事理真际的犀利之问,应该是一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和全部热爱的杰出教育家的天问!这,引动了我几十年的思索和求索。不能说找到了答案,但是,能够找到一点进尺的方向和线索,仍然是值得庆幸的。
善良,从来就不是沽名钓誉或祈福祈寿乃至乞求死后上天堂的作秀;善良,从来就不是患得患失的消费与被消费、给与受、舍与得的精于计算的商业交换!真正的善良,应是一种天性,一种自觉,一种本能。是爱的输出,爱的传递,爱的发酵,爱的溶解和化合,是爱谱写的文明之歌,文化之歌,是爱高高举起的人类社会前行的大旗,说到底,就是一种天地间每时每刻都在运行的、极具穿透力的正能量。
范先生本身即堪称范例。
范先生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一腔赤诚,达到挚爱的程度。贯之以炽烈,绝不为过。本来身为校长,日理千机,但绝不离开教师岗位,一如既往地备课讲课;本来是学数学的教数学的,却还要兼一个班的语文课,进入语文教学的深处、细部去感受去体察。这一切的致力点即是,不是走马观花式或蜻蜓点水式地了解教学,而是全身心地融入教学、领悟教学,把教学真正作为中心、重心、核心,去治理学校、管理教学。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各科教研组长,把听课评课召开学习班长会、科代表会、上中下学生代表会及抽查作业本、分析试卷等,作为雷打不动的、什么也不能冲击的中心。每月一次的教务会,他都要面对全体教职员工发表精彩的教研演说。好处说好,差处说差,细目细节,例证佐证,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体察感悟凝成的箴言隽语,如同刚刚拽出的炉中铁,火花纷爆。这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阐述一个月以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发现、发微式的演说,实在是高屋建瓴式的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不可多得的风景。没有炽烈的挚爱,没有全身心投入的支撑和付出,这一切,恐怕只能停留在一厢情愿上。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接任校长第二年,这所省会近郊农业大县的、以农村学生为主的中学,就把范先生的挚爱上升为全省仅有的十所重点中学的榜上大名!当时的排名是:一二六附朝,齐牡佳双肇!前半句指的是省会哈尔滨的名校:一二六为哈一哈二哈六中,附,指哈师大附中,朝,指哈朝鲜中学。后半句,指外埠中学,齐,指齐齐哈尔市一中,牡,指牡丹江市一中,佳,指佳木斯市一中,双,双城一中,肇,即为肇东一中。除双肇之外,余皆为省内名城老城。肇虽上榜,但排名最后。可是,不久,连续几年高考排名全省第一,即成爆炸新闻,令老牌名校全都刮目相看,一时间,成为远远近近的传奇。每次赴省开会,主管省长丶厅长,都要单独接见范先生,并安排他大会重点发言。同时特许,每年暑期都可以从省教育厅接收的全国名校毕业生中,挑选教师。
范先生的挚爱和赤诚,终于表现为鲜艳的硕果,高高地挂在了时代的枝头上。
范先生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挚爱,聚焦点在爱才上。爱学生,尤其爱那些拔尖者;爱教师,尤其爱那些树业有专攻,教学有才华者。爱到什么程度?比如对学生,竟然敢冒当时的天下之大不韪,填报高考政审表格时,为一名有望上清华进北大的高材生,改了家庭成分,把富农改成了中农。这,成为他在后来的运动中被斗被打被侮辱被抄家被罢官的主要的、滔天大罪,罪名是,为社会主义安装定时炸弹!
“文革"斗疯了的时候,不知是哪位阴毒的造反者谋划的,一次,一位农民冲进会场,义愤填膺地上前猛抽范先生两个大耳光子,吼道:“你想方设法让我儿子考大学,考北京上海的大学,为资产阶级培养接班人,你有多恶!多坏!为把地富狗崽子送进好大学,甚至改成分,给社会主义安装定时炸弹,你太坏了!”说罢,又是猛抽两个大耳光子。也许是拿锹镐锻炼出来的长满老茧的手,力度非比寻常吧,范先生的嘴角立时滴血,他痛苦地泪眼汪汪地扫视一下会场,便又低下了头。
今天想来,心里仍然流血。
那位沐浴着党的阳光,在祖国春天的大花园里成长起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不是因为家庭成分为富农,便是定时炸弹,姑且不论,仅就这种家庭成分决定一切的诡异逻辑而言,那不是一竹竿打倒一船人吗?按此逻辑推演,为祖国的两弹一星立下卓著功勳的大科学家们,有几位能站住脚呢?他们大多数人的家庭出身,恐怕比富农还要富农!
范先生冒着这种几乎可以丢失身家性命风险的爱才,是为个人私利吗?那位学生即使将来真的成了大科学家,与他作为中学校长的私利,有一毛钱关系吗?
笔者所在的那一届毕业生,更为典型。那时,范先生还没有接任校长,他只是一位数学老师,兼任主抓教学的教导主任,见证了那届高考的全过程。
这届学生是在“反右”前夕即“大跃进"前夕,就是教育大收缩时入学的。五个县3千多名考生,只收百人。是不是优中选优,拔尖中找拔尖,一想便知。而高考时逢“大跃进",许多中专都戴上大学帽子,应届毕业生一个萝卜顶一坑,还严重缺额,只能广泛动员社会青年报考。然而,这所中学反复宣传的口号却是“宁缺勿滥“,政审把关近似严苛,不放过一颗定时炸弹。所谓定时炸弹,即指家庭成分不好者,社会关系有黑点人物者等等先天的、静止的因素。我们这期百名毕业生中,审出的定时炸弹计有11名,一律在政审表上写上一句石惊天惊的判决词:应考虑不录取一般专业!加盖学校党支部公章,上报。可想而知,这11位在祖国大花园里成长起来的、水葱一般的鲜活少年,是怎背负着先辈留下的原罪,泪眼盈盈地遥望着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与花季雨季失之交臂!
后来,有好心人觉得把几个上进的孩子命名为定时炸弹,过于残忍丶残酷,又换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提法,叫“烂心子苹果”,与寻常土豆萝卜比,好歹是苹果,虽然“烂心子",但也是一种抚慰。
范先生接任校长以后,缘于爱才,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及时抢救。能留校任教的留校,不愿留在本校任教的则推荐给别校或别行业。
几十年以后,这些被“狼外婆"似的母校恩谥的“烂心子苹果“们,经过范先生的抢救,怎么样了呢?
百分七十以上成为中共党员。其中,有中学校长书记,有区县教育局长,大专院校的正教授,中学高级教师,省会交通银行分行行长,省优国优畅销期刊总编辑等等,几乎都成了社会主义“红富士”!时间证明,范先生的爱才,没有错,只有功!而且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之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功!
最令我惊叹的,是我有一段与此相关的经历,刻骨铭心!
我留校任教两年以后,已是22岁,人生处于低谷的最低点。全校年龄最小,学历最低。最穷,月薪27、5元,换季时节脱不下棉装。来自穷乡僻野,没见过任何世面。家庭出身富农,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理所当然。有一位牛人,在语文教研组开会谈“活思想“时,指名道姓并满腹委屈地说,由于我的存在,辱没了省重点中学语文教师的整体形象,降低了他在外人眼中的含金量。然而,正是在此种情势下,在教务会上,范先生面对全校教职工,运用调查研究的发现,斩钉截铁地说:“照此下去,王浴海将来必成本领域专家!“令我诚惶诚恐。这是在我的想象力都达不到的地方,范先生不经意的为我插上了自信的旗帜。
几十年以后,当我以在全国(包括京津沪)40余家省以上报刋(包括师大师院学报、社科学刊、教科学刊)公开发表的158篇论文所标示的学历和学力,在著名油城的一个学院,第一个晋升正高级职称,真的忝列专家之林以后,当我与当年的同行们相比(当然包括那位牛人),已是职称最高、工资最高、著述最多、影响最大者以后,不禁连连惊叹、慨叹,范先生当年作为校长的用心良苦,作为教育家的匠心独运!如果没有缘于挚爱教育事业的沉潜工夫,如果没有这种缘于沉潜的犀利、独到的眼光,怎么可能在种子刚刚萌动之时,便有指向未来几十年的发现?
全国拨乱反正以后,人们忽然醒悟,范先生才是教育界的真正财富,是一方百姓的福星,堪称国宝级人物。办学,就是要以教学为中心;治校,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为致力点。离开这个,那不是不务正业吗?那不是浪费、挥霍国家给予的人力物力的败家子吗?
人们醒悟了,明白了。他先后被选任为县市教育局副局长、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地区教育学院院长、哈师大分校校长。那年,中国教育报面对全国举办怎样才能成为好校长的征文大奖赛,他的一篇《校长兼课好》论文,一举夺魁,荣获金奖。
范先生以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炽烈的挚爱形成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大爱,达到了善良的最高层次,因而,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
那年,1955届毕业生在哈市江北太阳岛聚会,特约范先生出席。
这届毕业生那时都退休了,但是,曾经的辉煌,依然耀眼。
他们之中,有国家工程院院士,有享誉中外的国画大师、冰雪派画系宗师、有解放军少将、中将,有共和国的厅长、处长,有大专院校的教授,有中学的高教特教等等,都七十大多了,白发飘飘了,但是,见到范先生,都深深地躹一躬,表达了他们曾经作为他的学生的无限感激和尊敬。
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范先生的大爱,是无私的,没有利益的期许,没有回报的诉求,没有祈福祈寿的奢望,没有乞神乞佛乞吉祥的动念,但是,他活得充实,活得快乐,活得有深度有力度!尽管屡经磨难,但他仍然享年93岁,成为这所学校历届教职员工中最高寿者。
相反,那些为一己之私,尾随着林彪四人帮“诱以官禄德",极尽投机取巧之能事者,践踏、蹂躏人性、人权、人才的造反者,令人惊讶的是,多半“过早辞世“了!有幸存者,也多半饱受病痛的折磨,或患喉癌或得脑血栓,生不如死。
鲜明对比之下,不能不想到范先生的犀利之问、郁结之问。这一切的背后,有没有一种神秘的、不可逆转的、強大的制约力、推动力呢?
人云亦云的说教,即使耳朵磨出老茧,又何用之有?拉出儒道佛的因缘果报,如果只是从表象到表象,那也只能是无功而返。
还是应该从物理学最前沿研究成果“量子纠缠"说开始,一窥究竟吧!
最前沿科学家通过研究认知,所谓物质就是能量。世界上所有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人也不例外。而人作为粒子的旋转,从善念出发还是从恶念出发,振动频率是竭然不同的,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能量。所谓“量子纠缠“,即为粒子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但受“宇宙总体能量运行规律制约“的能量转换运动。
惩恶扬善,即是这种“宇宙深层联系的”“能量惯性“运动的自然选择和选择自然的结果,也就是爱因斯坦所惊叹的“上帝的效应“和“鬼魅的远距离作用”。
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不管来早或来迟",绝不是空话,应该是这种能量运动与转换的通俗说法。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绝非忽悠,而是冥冥之中“量子纤缠"的常态。所谓“仁者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绝非戏言,而是古圣先贤的大彻大悟之语!
由此观之,范先生的犀利之问、郁结之问,实在是直透岁月直透历史、直透世情事态的、鞭辟入里之问,堪称从心打透的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