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自动投稿

轻快的“朝吟”与苦难的“汹涌”

2021-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唐古拉的呼唤

她的宽容在于你不需要有专业的学历,复杂的经历,甚至不需要有优美的文笔,你只需要有个人的经验能够带给读者某种可能性你就可以书写,写作者是自己为自己命名。她的苛刻在于这个国度的评价标准与名利终将彻底无关。在历史的长河中,乾隆刻在金纸银箔上的四万多首诗,在后世一个工厂流水线旁打工小伙子一句“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面前,轻飘飘不值一提。

这是陈行甲在他的《在峡江的转弯处》中前言部分的关于写作的一段话,读之深有感触。

这段话先提到了写作的易入性,学历、经历、文笔都不是问题,书写者只要能带来某种可能性,人生感悟,个人体验,每个人自身原有的东西,写出来,为自己代言,为自己发声就可以。

后面提到了文字的评价标准。以乾隆帝与现代打工诗人许立志为例,这标准与名利地位无关,也与数量的多寡无关。

乾隆是个长寿的皇帝,在位63年,从十几岁就开始写诗,放到现在,是活脱脱的一枚文艺青年了。清理文物发现他的诗作有四万余首。而《全唐诗》两千多位作者,历时近三百年,也不过四万多首诗。仅从数量上看,乾隆帝一人就抵了全唐作者了。因而,他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这样的数量绝对是诗的真爱粉,就如他自己所说,“机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诗赋文,赋不过数十篇,诗则托兴寄情,朝吟夕讽。”喜爱足可战胜一切了。

但如此浩瀚的数量,传世的也不过一首,这一首还争议颇多,有说郑板板所作,有说纪晓岚大作。也有说是皇帝与人合作之结果,下为传闻其一。

话说有一天乾隆君臣去西湖游玩,乾隆诗兴又发,随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群臣纷纷叫好,说皇上果然出口不凡。皇上受鼓励,接着续下去,“三片四片五六片,”大家伙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谁知皇上又一鼓作气来了第三句,“七片八片九十片,”然后卡壳了,当时御用文人沈德潜在侧为之解围(也有说续貂的是纪晓岚),续上了最关键的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这首诗的情调立时就高雅起来。“高宗击节称善,且以貂裘赐之。”

如果这是实事的话,想必代笔的事也不会只有一两次吧,毕竟,皇帝还是政务繁忙的,每天都来几首诗应该也是很大的负担了。

而许立志,90后诗人,曾被誉为打工文学接班人。于2014年十月一日自杀身亡。诗人往往是敏感而脆弱的,很遗憾,历年来出事的也是不少了。而许立志做为社会最底层的打工人,也许经历过太多坎坷与苦难,他的诗还是很让人感到压抑沉重的。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他们把它叫做螺丝
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
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
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
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水锈的生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

月亮一贯是温柔美好的形象,与铁组合在一起,就有了清冷沉重之感,这种异象还要被强咽下,就象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生苦难,也许承受不了,但又不得不承受。

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那些生活中的螺丝钉,无处不在,在生活面前,一个人的苦难是渺小而不可视的,当青春与理想渐渐消亡,生活所迫下的麻木依旧。流离失所,生活无依,人行天桥的穿梭与无奈的奔波,落魄无助的水锈生活,打工人所经历的种种挫折集中展现的时候,人也即将要被压垮。

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可是这弱小的生命在强大的社会机器面前,又能做什么反抗呢?只能化作一首首诗汹涌而出。当这种沉重感凝练而出,锦衣华服的皇帝的一点诗情画意真的是没有什么可提的了。

没有细究作者生平,只是这种生活的沉重渲染而出时心情不由地受感染。也不清楚作者缘何轻生,能象鲁迅一样无坚不催的人并不多吧。

相较之下,数量上的优势被来自生活中的种种感悟磨难给打败了。但是,但是……

要有忍耐活下去的勇气
偶遇顽疾也要坚持到底
切莫在命运的漩涡中迷失心智
每一条生命都来之不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