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平静是真正的奢侈品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小窗幽记》)是书法家、写作者们最喜欢书写和引用的一句话。人们最向往的境界,也是人们最难以达到的境界。
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现在也是家喻户晓。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管子》有“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认为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荀子》认为,“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意谓要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礼记》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思想,发展为道德修养方法之一。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欲故静”,体现的就是“主静”思想。《孙子兵法》讲“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平静是最好的心态,也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也许有些人没有意识到平静的价值和重要性,也许有些人知道但是做不到。因为现代社会诱惑和干扰我们内心平静、刺激我们欲望的东西实在太多,防不胜防。物质空前繁荣,人们空前地浮躁,空虚,轻浮,急躁,暴躁,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平静。
白岩松在演讲中说过:“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任何得到平静?周国平老师说,如果一个人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投身热爱的事情,就会抵抗外界的疑惑,得到平静。
可是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唯一的热爱很不容易,坚持热爱为之献身更不容易。许多时候我们不敢尝试,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尝试,不敢冒风险,寻求安全,平安,万无一失。
失败其实不是失败,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功。真正的失败就是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一切都在变化,真正的安全和平安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愿望。不经历许多冒险挫折和失败,我们不会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不热爱什么;适合什么,或者不适合什么。不经历失败的生活没有意义,也不可能有成长和收获。
天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成功者都是从事热爱的事情才成功,他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事热爱的事情,就不会在意结果,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就会废寝忘食,奋不顾身。不管结果如何,都是收获,都是成功。
要说结局,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关键的不同在于过程。
有人或许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热爱的事情,只是随波逐流,为生存奔波,任由命运摆布。
理想信仰追求会使人会有大平静,会使人没有任何恐惧,得到大自在和大解脱。
但是大多数国人都没有理想信仰追求,没有道德底线,只追名逐利,互相攀比物质享受,并且以此为荣。不仅如此,还嘲笑那些有信仰的人,以为他们是迷信,以为他们不懂人生。
“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是一种真空能生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的平静,是修行人的最高境界。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菜根谭》)
关起门来或者躲到深山得到的平静是假平静,没有什么用的。只有在红尘中,现实生活中,历事炼心,才能得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大平静,成就大事业,做大丈夫,大圣雄。
印度当代瑜伽大师萨古鲁说:“真正的平静意味着空无。平静不是你去创造的东西,不是你让它发生的。平静是始终就存在着的。发生在表面的,是骚动不安。这是像是大海。在海面上,你会看到波浪,巨大的不安,骚动和喧嚷。但是如果你下到深海,那里是完全的平静。存在的根本品质,总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