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台和年龄无关,和心态有关”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展展与豆妈

前几天好友找我聊天,关于她现在辞职在家照顾孩子,然后接摄影单子的问题;

我们相识是因为一起在网络上学习摄影课程,是同期同学。

班里大部分学习摄影的都是刚升级的宝妈,孩子年龄都差不多,有很多非常相似的问题,

所以除了聊摄影,更多的还有聊各自的家庭、孩子等等。

慢慢的,就成了朋友。

她最近比较苦恼的是,摄影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开始逐步的走向了正路,用时已经一年半之多了。

虽然现在单子比之前多了,但是相比较上班族,收益还是非常不确定的,苦恼究竟要不要放弃摄影,回到原来的职场中去。

听她一说,才了解到她目前的真实情况:

1时间上,拍摄宝宝,是一件非常不确定性的事。

宝宝和大人不同,没有开关机键,真的是想睡就睡,想哭就哭,

时间上不是约好9点开始拍摄,孩子就自动处于嗨的状态。

所以往往,一上午只能拍摄一家娃。

回到家,还得需要筛片子、选片子,修图,做相册等等,

这一系列繁杂琐碎的事情,都是要花费时间的。

如果不考虑其他任何成本,单单考虑时间这一项成本,她每接一次单子就是亏损的。

2关于价格

我说,那你可以提价呀,如果觉得时间不合适,不划算,把单价提上来。

她说,提价也不是自己想提就能提的。

毕竟我们这里是几线小城市,好多人还是比较认可影楼式的风格,对我这种抓拍、自由风格认可的人还是相对要少的。

虽然每次发朋友圈点赞的人不少,但是价格他们好多人还是要考虑考虑的。

陪着她聊来聊去,思来想去,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修片、出图、排版的速度,

唯有提高速度,减少时间,同时呢要确保质量,减少返工修改的次数。

这样,才能逐步的越来越好。

但是短期来看,对于她的心理还是有很多的煎熬的。

她说,每个月单子的不确定性,极容易给人挫败感。

以摄影为生,初开始干的时候,前期就要承受生活的不安定感,

摄影不像饮食业那样,每天都有回头客;

相反,给孩子拍一套周岁照之后,往往是一年之后才会想起来在找摄影师。

所以客户的需求往往是一年一次,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客户转介绍,

但是这样就容易形成单子的不稳定性。

往往,好几天接不到单子,在加上孩子每天需要照顾,

所以“全职妈妈”既想要带好娃,又想要有一份收入,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听着朋友的诉说,我也是深有同感啊,成年人的世界向来没有“容易”两个字之说。

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每个月固定的房贷、保险、奶粉、尿不湿、早教课、衣服、鞋子等等,已经像几座大山一样,重重的压在了心口上。

以前,我也焦虑,总感觉每个月看着钱就这样如流水一般,工资刚到了手里,就哗哗的又出去了,心里非常的恐慌。

后来,随着可掌控资金量的增加,再加上对理财投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开始理解了两个词,一个叫“积累”,一个叫“耐心”。

“耐心”,这个词每个人耳熟能详,我自己真正意识到我在耐心上有非常大缺失的时候,已经大学毕业了,所以说“心智”开发的晚是一件多么悲催的事情。

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是,

有一次我和我老公相约一个地方见面,他手机没电了,然而两个人正好错过,

我在一个地方等了他将近4个小时,他在另一个地方等了我将近四个小时。

虽然我们两个面对了同样一件事情,可是两个人的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

我老公,丝毫没有提他等了我四个小时这件事情,只是关心我冷不冷,饿不饿;

而我,一味的抒发着我的情绪,我为等了他四个小时这件事内心觉得自己无比委屈,我发火,生气。

现在在想,与我没有耐心有非常大的关系。

没有耐心,很多事情可能做着做着就不愿意做了,或者说遇到点困难就放弃了;

对于上面这位学习摄影的朋友,越往深处聊,越感觉,她对摄影好像没有多么大的喜爱,在她心里,摄影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既然是赚钱的工具,肯定要与时间成本、材料成本、衣服成本等等挂钩的,

要不然,不就成了做“慈善”了吗?

我给她的建议是,你还是要确定自己是否喜欢摄影,或者说是否喜欢给孩子拍照时的那种感觉,如果觉得很幸福,很高兴,那完全可以坚持下去,头几年也许会难一些,但是你也在进步的,而且运营知识也是可以学习的。

如果觉得不喜欢,完全可以放弃,换一条跑道,而不是每天这样纠结,考虑,烦恼。

朋友说,放弃之后,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我说,既然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知,找不到其他的长处,那还不如继续坚持下去,继续做积累,把心放端正,不焦虑,用不了多久,没准你会喜欢上摄影的。

而关于如何"积累“”,我也有自己一方面的新感悟:

朋友,她每个月只能靠客户转介绍或者自己发朋友圈来接单子,没有稳定性,也没有积累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谓积累不仅仅要积累自己的人脉,还要积累自己的作品集,还要发出去给更多人看到,

而不是仅局限于自己的朋友圈,就是所谓的“运营自己”吧。

比如我喜爱的一位作家连岳老师,如果他每天只是把他的所思所想讲给自己亲近的人或者写在日记本上,那他的思想就不会影响更多的人,那他也许可能和咱们普通人无异了。

但是,正因为他这二十多年,无论是纸媒还是自媒体,他都坚持把他的作品发布出去;

一篇文章,写出来可能仅需要1个小时,但是它影响的范围之广,却是难以想象的。

二十多年来,当时同期的写作家很多已经不在继续写了,很多即使写,也不如连岳老师对市场有这么高的敏感度

而他,却一直在这个竞技台上,一直没有下去,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下去。

而这才是真正‘积累’的奥秘所在,让更多人看到,只有被人看到,才会激发自己内心的冲劲,如果对方给予的又是正向反馈,那可能真的就一往无前了。

坚持保持自己的初心,无论是写作、摄影、理财,无论是纸媒,还是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这些都是载体,坚持的做下去,这种积累性才是最长久的生命力。

和朋友深聊之后,也许她又有了新想法,我也不得而知,

而我自己,却更加的坚定了。

这就是真正的成长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