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小波《我为什么要写作》
王小波是谁?说实话如果不是查了百度百科,还有写作群里这么多人再聊,我可能真的不知道他是谁?远不如我了解莫言更多一些。
他的《黄金时代》我也没有看过,可能我这人就是有点读书太少,但很多人都在讨论王小波,也说明这人确实有点意思,起码是个有意思的作家。
《我为什么要写作》是《黄金时代》一书的序,看完这篇文章,我有了要读一下这本书的冲动。我读书一般都没有读序的习惯,喜欢直奔主题,有的时候还会读一下结尾再返回来看。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读书习惯,但我的确是这样。
看完这篇文章,我和很多人一样对王小波在文中提到熵减过程产生的兴趣,还专门去问了一下度娘,何为熵减?看完之后,给的答案和王小波在文章说的差不多:热力学名词,大致意思就是费力不讨好。
写作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吗?作为一些职业作家,能够已经称得上作家的人来说,他们或许觉得,写作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他们或许在像王小波一样,做熵减,坚持自己内心对于写作的一种想法,更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坚持,文学的信仰。
经常和一些写作者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有时会发表对于纯文学的看法,认为纯文学没有太大发展空间,很多做纯文学的网站都已经销声匿迹。有人会认为这是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
不可否认,市场化运行下,纯文学面临一定困境,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就像我们的国粹京剧一样,只能在春晚上看看,平时根本没人观看。
但无论纯文学还是我们的京剧,都有一些像王小波一样的人在坚持,坚持这个熵减。文学的魅力在于百花齐放,犹如一片花园里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可这样的花园看下去,时间久了会不会感觉有些厌烦,更想看一些长的没有那么眼里,却让人心里能够顿时安静的东西。
肉吃多少,有时也会想念素的味道。王小波是个有个性也有意思的文人,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也没有无病呻吟的感觉。
这篇文章里讲到一个例子,大家都往低处流,最后在低洼处汇齐,挤在一起像粪坑里的蛆。他这里讲的是大家随大流,趋利避害。可我但觉得只能说这些人流错了地方,进了臭水沟,没有流进汪洋大海。
臭水沟里本身不臭,只是地方太小,没事就有苍蝇下个卵。再好的地方也经不住这么糟蹋,好东西都会慢慢变质。大海里脏东西有没有?肯定是有,但最后都成了什么?成了海洋生物的养料,成了支撑海洋生态的一部分。
维持事物的多样性,就要有足够的胸怀,而不是把事物分出三流九等。什么该存在,什么不该存在;什么适合生存,什么不适合生存。
文学也是一样,无论那种题材,那种品类,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而不能以市场化为准则。王小波在生前一直在做熵减,很多时候出书还要自掏腰包。而今他的时代三部曲又成了畅销作品。我在想,是不是人们总是会对失去的东西而感到珍惜。我也想到了路遥,《平凡的世界》一部文学巨著,生前也是饱受现实生活的摧残。
好的东西埋在沙土里,总有一天,风会吹起尘沙,让它展现在世人面前。文学的坚守,总要经历寂寞、苦楚,也许最后才能尝到一点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