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和团建
经过几年疫情的摧残,一朝迎来的解封,好多事情都迎来了开放,比如口罩,比如旅游,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敞开了玩儿了。
小尤公司好多年没组织过的公司旅游今年也恢复起来了,旅游一朝复苏,行情看着比早几年水涨船高了不少,原来公司组织的两日游是不用自己贴钱的,现在要收取每人两百,说是因为预算超支。小尤看到邮件以后便兴趣缺缺地关上了,没有打算报名。
其实这不是小尤第一次放弃公司旅游了,她之前总共只参加过两次,其余的几年都放弃了,放弃也不会补钱,就相当于眼针针地看着福利从眼前溜走而无动于衷,但在小尤眼中,公司旅游和公司年夜饭都是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公司福利,不参加后悔,参加了更后悔。
不少人怀念小时候的旅游,说每次举办春游、秋游,大家都兴奋无比,甚至会期待得睡不着觉。如果硬是要把上学时的春秋游和公司旅游相比,小尤同意学校的旅游确实更快乐一些。不过这也可能源于小朋友没有见识,只要不上课,不学习,就会感到快乐,更别说原来应该上课、学习的时间却用来玩儿,这偷来的幸福怎能不让人感到兴奋?
不过也仅此而已,小尤对学校旅游最深刻的记忆停留在一车吵吵闹闹的小朋友,挤在学校租来的公交车上,哐叽哐叽站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一处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然后撒欢去旁边的公园里玩儿一会,顺便把一书包的吃的消化一点,又哐叽哐叽站两个多小时回来,脑袋嗡嗡地响,两条腿软绵绵的,书包里还有一半吃的。当时的条件确实不好,后来的春秋游慢慢改善了,有每人一座的大巴,去的地方也更有意思了,比较接近现在的旅游,但回忆里却只保留了那段艰苦时期的记忆,其它的因为乏善可陈已经记不太清了。
出了校园进入社会,公司里也有旅游,或者可以被称为团建,就更没有意思了,因为长大后去过的地方多了,公司旅游因为各种限制,活动地点并不吸引人,而且旅游的目的也不单纯的是玩儿,还带有一定“政治目的”,可能是提升大家的协作能力,也可能是提升大家对公司的归属感,就像学校时的春秋游安排去烈士陵园一样,公司的旅游活动也会有类似的环节。于此同时,交际应酬更是少不了,你逃得了白天的组织大会,也逃不了夜里的扎堆串门,能好好玩儿和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且其实旅游去哪里玩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去,在这一点上,公司旅游就已经完败了,如果没有要好的同事,公司旅游可能是寂寞又无聊的。再加上公司旅游肯定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那必定要占用休息日,能玩得好倒是心甘情愿,玩儿不好还牺牲了休息时间,转头就面对星期一的大量工作,身心俱疲间仿佛连上了12天的班,感觉真的伤不起。
小尤的同事也赞同小尤的说法,但还是愁眉苦脸地表示已被同事拉了壮丁,不得不舍命陪君子,她们决定到了那里就在酒店里窝着,不随大部队跑景点,要出去就自己安排,小尤大吃一惊,原来这样也可以么?如此瞬间从组团游变成了自由行,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大家乐意参加公司旅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