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小进步
最近在看一本有关育儿的书籍,里边提到了关于家庭作业不能逼着孩子去写,要让他自己主动去写,要做个“顾问型父母”。
书上面还有一例子“孩子小时候被大人逼着写作业,学习,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督促,上了大学后,没人监督了,孩子不学,逃课,各学科不及格。”看了之后感觉好可怕。
读了之后我陷入沉思,想想我对儿子也是这样,他每天在我不停地催促下,才不情愿的去写作业,完全把写作业当成一种任务,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去学。这两者区别很大,当然后者的学习效果更好,学习效率会有显著提高。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能让儿子有学习的内驱力。于是我打算试试书中的办法,从现在开始让他觉得学习就是自己的事,培养他这种意识。
昨天早晨吃完饭,我就告诉儿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为我们学习的我不会再催着你写作业了,你自己想着点”。他答应的很爽快。
昨天上午我说完之后,闺女没等我说,吃完饭很自觉地写了她的作业,以往我都是需要提醒她的,今天听我跟她哥哥说的话主动去写了。我很欣慰,本来是要夸奖她一下,一直忙没顾上,后来想想算了,万一骄傲了呢。
昨天上午儿子看妹妹写了,他还是无动于衷,我忍住没发火,倒想看看他什么时候写。
吃完午饭,打着雨伞去检测点做了核酸检测。没想到回来后他说“妈妈,你们休息会儿吧,我去写作业。”瞬间被他的话惊到了,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小窃喜的。
他从小到大没有午休的习惯,从来都是我午睡会儿,自己去玩。今天竟然主动想起写作业了,真是从来没有过的,我竟然有点小激动。看来培养他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有希望的。
虽然小试牛刀有了一些小成果,但是不能松懈,还得继续观察。教育孩子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做家长的还有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