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

2020-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守望幸福369



山水田园诗歌,是田园诗和山水诗两类不同题材诗歌的总称,歌咏田园生活的田园诗,多描写农村景物,农民、牧人、渔父的劳动生活,唐宋以后,演变为隐居不仕的文人,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唐 ·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爷,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的山水田园诗派,荟萃了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名家,也把我国山水田园诗带入了繁荣时期。

(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译文]

全文翻译 面临北山岭上白云升沉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闷往往是黄昏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空气。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涯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刻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注释 ]

⑴兰山:一作“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纰谬,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嫌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⑵“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转变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⑶相望:相互遥望。试:一作“始”。

⑷“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⑸黄昏:薄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刻。《楚辞·天问》:“黄昏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⑹清秋:清白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占清秋天,能使喜悦尽。”一作“清境”。 ⑺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⑻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⑼“天涯”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转变而成。荠:荠菜。洲:又作“舟”。

⑽何当:商议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⑾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时的由感之作。诗人孟浩然登上一座名万山的山顶上,往远方眺去,白云下面是北山,北山下啊,住着一位隐逸的名士,他是我的好友张五(名子容),我十分想念他,却不得见,就像那南归的雁儿,徒留更多的思念中。这愁绪,谁能懂,兴许是清冷的秋景惹得思虑吧。暮色慢慢地垂下,劳作的农人归家了,也有人行走在沙滩上,歇在渡口边。远远地望去,一棵棵树木犹如荠菜般细小葱绿,而江边是一片白色的沙洲相连,它们好似抹上了月儿朦胧的白,多么令人憧憬和向往,子容,不如我们约定吧,重阳时再相聚这山水中,一杯复一杯,共醉于此。

  全诗讲究一种空间构架,从上到下,从近至 远,占领制高点“北山”,平视对面的“白云”,感受悠哉悠哉的性情舒畅。这种直视的效果,便是天宇开阔,前方豁然开朗,目光瞬间被打开了,一切收于眼底。诗人可以从任何角度去眺望山下,也可以抬眼凝视天空,360度的移动视角,任其驰骋,这便是山高我为峰的心境。

    诗人善于绘制,如果将这首诗作为山水泼墨画,那么,这幅画是轮廓分明,凹凸有致,浓淡相宜,深浅不一,没有边框的拘谨,却有村落、渡口、树丛、江畔等轴心点,作为点墨的重心,突出动与静,行与驻,深与淡,让画面流动起来,富有生命力。

    关于诗中的物象,诗人其实选择蛮繁复的。“白云”、“雁飞”、“薄暮”、“村”、“渡头”、“天边”、“树”、“荠”、“江畔”、“月”等载体的虚实结合,点线面辐射相连,以点形成块的状,创造出了一个大平面,诗人的所思所想便囊括其中了,描摹轻重有致,错落有方,有极强的代入感。

    全诗虽一直在写山水,绘物景,但诗人终归的落脚点却在怀人上,藉此抒发思念之情,遥想之意。其间情感蕴含丰富,很具有代表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