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哲学馆

净空法师:人间的宗教没有分别,所有的信仰都是相通的!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16人  哲学诗画

净空不愿意人们叫他大师,愿意叫法师。这倒不仅仅是出于谦逊,也不是对现在所谓“大师”满地走的反感,而是出于对佛教的看法。他认为佛教不是一种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一个导师带了一群学生,到处传播自己的学说,学生们把这些学说加以整理汇集,成为经典,传载后世。在这一点上,佛教跟儒家是一样的,都是人生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启迪。佛教的僧团组织就是职业教育家集团,但是僧侣所教的内容又与世俗教育不一样,主要是说佛法,所以叫“法师”。净空要求所有跟他接触的人,都叫他“法师”。

净空法师对人生怎么看呢?他都有哪些比较好的智慧心得和佛学理念呢?一起来品读进入。

1,法师的老师——方东美

方东美为清初古文大家方苞的十六世嫡孙,自幼熟读古书,1921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西方哲学,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8年出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方东美的哲学思想中,融入了许多美学和宗教的东西。净空法师说,当年自己的出家完全是因为方东美的一句话。大意是,你们要想了解什么是最高深的智慧,什么是人生最极致的一种美,我可能告诉不了你们,因为我没有出家;如果有人能投身在佛的智慧里,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美妙。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净空法师在三十二岁时,选择了出家,成了一个半路出家和尚。半路出家,在许多人听起来,是一个贬义词。事实上,宗教史上许多著名僧人、使徒都是半路出家,甚至还是浪子回头。人生中世俗的很多东西他已经经历过了,世俗的很多学说他也研究过了。这时候,再进入宗教,进入信仰,会有一种明显的比对。他了解一个世俗人的思维方式,知道他们会对信仰提出什么样的质疑。这么一来,他再去进行弘法工作,会比那些自小出家的僧人更能贴近世俗的立场,更圆融通彻。

净空法师说,出家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圆融。无论你提什么问题,怎么提问题,都能做到自在、无碍、圆满、清明地加以解释,不知不觉间进入到一张广博、精深的思想大网,这就是圆融。

2,净空法师的几条法语

1)人生几何,少壮忽老,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2)常念不绝,则得道捷。如来所行,亦应随行。

3)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4)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心是圆满,无上菩提。

5)横出三界少人知,易修易往勿狐疑。

6)人要学会戒和苦两种能力,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结语——

净空法师是一个智者,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是一个反叛者。他是和尚,却没有庙。他不修庙,也不组织什么僧团。就这么一个人,穿着僧袍,全世界到处演讲、游学、办学校、搞教育。但全世界数不清的人追随他,有次他到澳大利亚,没有钱,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一个账号,全世界的钱滚滚而来。他用其中一部分钱在澳大利亚购置了大片土地,盖了学院,还有多余的土地,就种绿色无害蔬菜,然后把这些蔬菜分发给僧众。他没有庙,但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学院;他没有家,但他在世界各地都有供养人为他准备好了佛堂、书房和卧室。这就是净空法师。

星云大师搞“人间佛教”是一种“援儒入佛”“援基入佛”的行为,净空法师作为一位半路出家、国学根底深厚的佛教徒,走的也是同一条路子。他是一位披着僧袍的大儒,也是一位有着儒心的高僧。在这个充斥着文明冲突与宗教仇恨的世界上,净空法师那无上的圆融智慧让人惊叹。他穿梭于基督教世界、伊斯兰世界、佛教世界、儒教世界和无神论世界。他可以虔诚地聆听各宗教的声音。

他说:“所有真正的宗教都是通的,就如同人伸出手来有五根手指,可你顺着手指往下走,它们就是一个巴掌,一只手臂。世界上的宗教,往深里走,殊途同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