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章 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古代的时候想要将高尚的品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的人,先要修养好自己自身的品行;想要修养好自身品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心态的人,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先要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研究、认识世间万物的规律。
在研究、认识世间万物规律后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态,心态端正后才能修养自身的品行,品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自己的家族和家庭,家族和家庭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够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行作为根本。
如果人的根本被乱了,对于家庭、家族、国家、天下想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正如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没有这样的做法。
大多数人只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知前面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这八条其实就指出了“止于至善“的顺序和途径。
儒家强调”内圣外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条是专注于心性的修养,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的行为规范及治政之事,属于外王。
修已是治人的前提,修已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位置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自古以来,越身居高位,越要有足够的品德与之匹配,否则就是祸国殃民,自我崩盘。
一个品德一般,自控能力有限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尚能兢兢业业地工作,但如果到了一个权利更大的岗位上,就极有可能经受不住诱惑,突破道德防线,去获取不属于的人财物,葬送自己的声誉前程,毁损企业的财产。
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中层重视战术,高层重视战略。如果一个习惯了战术决策,事无巨细追踪的中层被调到高层,看问题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一时提升不上来,就会犯一些战略上的错误,无法清晰地带领公司走向正确的方向,也可能会误判或延误商机,葬送公司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