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篇 | 十岁叛逆期到来时,家长能做点什么
樊登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这个形象的比喻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里。
家有小儿,今年十岁,以前我很焦虑不知道怎么养育一个跟自己性别完全相反、思维模式也完全不同的男孩。
和谐的时候,母慈子孝;顶针的时候,鸡飞狗跳。
尤其让我感到棘手的是,不知道该怎样与他一起顺利度过儿童叛逆期。
今年连续读了几个月育儿书后,我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门路,那便是:育儿先育己。
01
为什么会得出如此结论?
因为我发现当我出现情绪低谷时,孩子就一定会受到影响,我表现坏情绪的方式,也会轻而易举被他模仿了去。
但是当我情绪稳定的时候,孩子任何时候的表现都不会很赖,仿佛他的心中装着一个小太阳,行动上也安了一个小马达。
前几天吃饭聊天,我跟孩子聊到了有关叛逆的话题,我跟他说:“很多人都说十岁的孩子会进入儿童叛逆期,会跟父母对着干,但是目前在你身上我还没有发现这种迹象。”
小儿听完脱口而出:“因为你们对我好,我没有什么理由叛逆啊!”
孩子的这句回答,让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力量。
那一刻脑海中浮现了四个字:“清澈的爱”。
如此清澈的爱,不仅见于士兵对祖国的爱,还可见于孩子对父母的爱。
你看,当我们绞尽脑汁对付孩子的叛逆时,孩子心中却只有这么一个简单而又纯粹的理由,便足以扼杀他心中叛逆的小火苗。
02
那具体怎么做才能满足孩子心中的“父母对他好”呢?
《松弛养育》一书给了我指引:管控太多,孩子就会反抗,要么对抗父母,要么对抗自己。
仔细回想,孩子的叛逆行为以激烈的方式呈现出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已经厌倦了父母的救世主情结,以及让他们听话和顺从的种种要求和约束。
一旦家长给足他们空间,让他们全心投入自己的生活,孩子立马就会变得不一样。
比如,在学习方面,我们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作业写完了吗?”或者“预习复习都完成了吗?”
这句话看似很正常,实则透露着家长的管控和不信任,带给孩子的是压抑和不自在。
不信,我们换个角度品味一下,如果这是工作中领导或同事的发问:“今天的工作都完成了吗?”、“那份近期要汇报的项目报告完成了吗?”
听到这种发问,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心里作何感想?
再对比一下我们每天挂在嘴边对孩子的灵魂拷问,是不是就很感同身受了!
03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立马将关心孩子学习的问话换成了:“今天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吗?”
孩子最初听到我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反应是愣了一下,随机眼神里流露出了羞涩和感动。
从那之后,他对学习的态度发生了180°的转变:
他不再拖延作业,每天放学回家优先坐下来完成作业;
他不再丢三落四,晚上自己核对检查回家作业,检查完后交给我签字;
每天晚上下班到家,在我问他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时,他的回答也颇有一番趣味:
“我今天需要妈妈的一个大帮助,大约需要30分钟(指有难度的作业)。”
亦或是:“我今天只需要一个小帮助,大约需要5分钟(指听写类的作业)。”
到了周末,他也会自主安排作业和休息时间,他会把简单的作业在周五晚上自主完成,有难度的作业在周六完成,周日则是我们的亲子放飞时间。
偶尔临睡前他想起漏了某项作业,我反过来安慰他:“没关系,不用熬夜补,妈妈签字帮你说明理由,等你接下来白天或者周末抽时间再补上。”他摇摇头坚定地宁肯晚睡也要补写完,因为他不想在老师那里搞特殊。
04
除了学习,生活方面,我也不再大包大揽,而是给足他空间。
吃穿用,能让他自己做主的就绝不替他做主,买什么衣服鞋子,他自己选好加入购物车,我直接付款就行,顶多帮他把关一下尺码合不合适。
有时遇到适合他的衣服,我也不会直接下单,而是选好后征求过问他的意见,颜色和款式他都中意再下单。
穿什么衣服鞋子,也由他自己搭配,哪怕是偶尔搭配得稀奇古怪,我也绝不反对,而是告诉他:挺个性的,你喜欢就好,别在意他人投来的异样的目光。
如此养育模式,他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基本都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他的意见基本也都能被家长采纳,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可,最终换来了孩子的那句“因为你们对我好,我没有什么理由叛逆啊!”
育儿得学会后退,退到孩子后面去,而不是走在孩子前面占据孩子的路。不频繁发表意见过多管控,不大包大揽替他做主,孩子的叛逆心理便会被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