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
海盐第一, 潍坊所濒临的渤海湾滩涂与其他地区的沿海滩涂更适宜发展盐业生产, 这是潍坊经济最为显著的特点。在整个古代, 盐业生产虽然在某个地区经济中并不占有决定的地位, 但是, 这种生产对于某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潍坊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中, 即受到盐业生产的影响。海盐生产历史的悠久和兴盛, 为潍坊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阳光雨露。
对于齐鲁文化, 古今往来的学者都几乎众口一词地说:“齐鲁文化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齐文化和鲁文化共同构成。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 又有密切联系。”以鱼盐之利为基础的齐文化, 带有了极为浓厚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功利性色彩, 而以丘陵农业为基础的鲁文化, 则是一种保守性文化。不可否认, 在历史上, 潍坊文化曾经作为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过。但是, 可以肯定地说, 古代齐文化所拥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功利性特征, 根本原因即在于潍坊地区所拥有的盐业生产。但是, “海盐生产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海岸性经济, 这种经济是不可能塑造出海上交通和发展海运为中心的海洋文化主题来的。”因此, 以这种海岸经济为构筑因子所形成的文化, 只能是一种附属性文化, 从而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以海岸文化为辅助的潍坊文化特征。
以海盐生产为主要成分的海岸经济, 使潍坊文化具有了较强的开放性。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开放性更多地表现在对我国内地性质相同的大陆农耕文化乃至游牧文化的开放, 而不是对性质完全不同的国外文化的开放。海盐生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能够从根本上影响潍坊人思维定势的形成。盐业生产促进了全国各地商人的往来使潍坊人的眼界更为开阔, 信息更为流通, 从而决定了潍坊人在思考问题上绝不仅仅立足当地, 而是将眼光投向了由海盐贸易所能够到达的地域。这样, 不仅能够使更为广阔范围内的文化参与到潍坊文化的构筑与建设中来, 而且使潍坊人观察问题和思维问题的方式方法带有了较强的发散性和开放性特征, 确保了文化创造上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的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