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讲不出口的话——读《亲爱的安德烈》

2017-06-18  本文已影响18人  时有时候

龙应台的书,只看过《大江大海1949》,当时觉得作者面对那么多历史资料,却能做到剪裁得当、条理清晰,功力可见一斑。而且其文笔时而辛辣酣畅,时而细腻柔情,感性理性,收放自如。

《亲爱的安德烈》却让我看到龙应台更加感性的一面,因为这本小书是她和她大儿子的通信集,在这本书里,她不是作家,不是学者,不是政客,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

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变得陌生了,也许是每个母亲的梦魇,即使强硬如龙应台,也不例外: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

曾经最亲密的人,却变为仅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这不是不可怕的。

不过,只要开始行动,一切都不晚,所以龙应台和儿子商量以通信的方式试着互相了解。

通信,是个非常妙的办法。

它可以让你倾吐心声而不必难为情——面对面地表达自己内心总是很奇怪,母子之间尤其如此。

而且,很多话也许放在平时是讲不出口的,写信却大大拓展了话题空间。
人生,理想,道德,个人感悟,几乎什么都可以谈。

作为一个年轻人该有的社会责任、人文关怀,对于一些已经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要怎么理解,如何从历史大背景去理解它们,而不是一味地反感或敌视,什么叫做好工作……

话题看似漫无边际,母子却藉此闲聊越走越近,这一方面是处处陪着小心的母亲努力的结果,更是因为这些话题围绕的,都是可以直击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是的,这本书讨论的都是些我们平时不屑谈或者说有意回避的话题。我们三观皆正,却奇怪地排斥讨论此类话题。也许是因为过了夸夸其谈的年纪,也许是因为在当今这个结果导向的时代,此类话题都不过是空话废话。

年纪越大越开始明白,有时候,人并不一定要学什么新道理,那些朴实的道理其实一直都在我们心里。只不过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与它们渐行渐远:或者对这些东西漠不关心,或者瞧不起。

也许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些善意的提醒,这些提醒可能来自古板的父母,也可能来自一本“新”书。明白了这个道理,每次看见这些很土气或理想化的书,就开始变得有耐心。

一个孩子自我感想的倾述,一个母亲的细心点拨,也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提醒。

一本让人思考和感动的小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