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想法

卓越的专注术:一次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2020-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示羊Sean

Apr 08 , 2020
Chapter 099 of 366

你早上醒来,将一天的事宜安排在清单上并且信心满满的出门,而晚上在回顾清单的时候,却发现完成的事情都是一些鸡毛蒜皮不重要事情,是否会感到疑惑和懊恼?

当你开始准备专注做一件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是否被一些杂乱的信息所分散注意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当你开始着手做一件上司交代你重要工作的时候,是否被自我或身边他人琐碎的事情而影响你正在做的重要的工作?

为什么我们总是将一天大量的时间用于对我们完成目标而言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而对最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加以重视,以致流失大量的时间?

一次只做一件事,做最重要的那件事:问问自己,做好了什么事情能让其他的事情变得更简单或不必要?

如何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是做的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

确立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哪一件事对于我们完成目标而言是最重要的那一件事,将目标确定;这里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五年所要达成的目标,其次将目标分解,分解为一年目标;短期目标:每月目标,每周目标,每日目标。

确定长期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目标首先一定要具体,哪怕这个目标很远大,也要有清晰的数据来定义。例如:五年后,在一个城市,开设10家分店;五年后,家庭旅游足迹遍布中国1/3个省;五年后,个人年收入达到目前的5倍以上等等。

当五年目标确定后,就开始分解为5个一年目标,将最重要的那个事情年化,每一年所要达成的目标成为了这一整年短期目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同样,年度目标也要基于月目标、周目标以及每日目标,就好比多米诺效应一般,只有细化到每日目标完成,从不起眼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推倒,到最后一张骨牌倒下的整个过程推进,其每张骨牌都在逐一产生蓄能,为最终长期目标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注力 

从帕累托法则(80/20定律或二八定律)可以知道,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同样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帕累托法则也无处不在。每年、每月、每周、每日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数不胜数,但真正对我们生活、工作以及人生起到重要作用的往往只有约20%的事情。

当你打开计算机或手机要开始着手你的工作的时候,某个软件程序或APP弹出一条信息,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多数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忘本的被那些无用的信息所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回到重要的事情上面,又需要花不少时间来进入状态。

之所以目标难以完成,大多数是因为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那些毫无意义的80%的事情上,所以专注20%最重要的事情,才是完成目标的不二法则。

影响专注力的6大谎言

信以为真:互联网的诞生拉近了人与人的具体,方便了工作联系的同时也简化了生活。但应运而生的也有许多蒙蔽双眼的信息,且许多信息的真实性也有待考究,而杂乱的碎片信息也是影响专注力的第一因素。如何区分信息的重要性也成为专注力高低能力的体现。如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我们知道将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马跳起来,可是持续加热水温中的青蛙就一定没有反应最终会被煮死吗?

世界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公平只是成功的人对于还没成功人的最大谎言。

自律就能成功:自律≠成功,及时将清单列举足够详细,并且一一完成,若不能将重要的事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更何况如果每天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完美的完成。所以,需要将足够的的专注力用于最重要的事情才是最佳的选择——做好了什么事情能让其他的事情变得更简单或不必要。

全靠意志力:意志力绝对不是无限的,意志力也是一个会消耗的状态,和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具体有这些因素影响:培养新习惯、考试、屏蔽干扰、引起他人注意、抵制诱惑、抑制侵犯、在长期回报和短期利益之间做选择、防止冲动、选择长期或短期奖励。

同时处理多件事:有这样一个统计,分心驾驶每年可直接导致16%的交通死亡率以及50万起交通伤害事件。随便一个电话都会使你的注意力降低40%,其影响等同于酒后驾驶。同时处理多件事未必就能体现一个人的能耐有多大,同时处理多件事也未必证明是一个“多面手”,同时处理多件事只不过是那些所谓的“多面手”的虚荣型作祟罢了。

大即不佳:大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对于目标,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大,没有远大的目标,专注力自然不会太高。

认清真正的“成功” 

对于成功的定义,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有人说成功是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有人说名利双收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也有人说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家庭和睦才是最幸福最成功的等。

这些都没有对错,因人而异。成功并非是努力,努力得不来好的结果也不算成功,所以对成功最贴切的定义就是“目前所做事情就是本该到达的位置”。

当技能与经验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目前所处的位置正在做的事情能对他人和这个世界产生一定的价值,成功矣。

瞄准问题 

要达到成功的标准,就需要有一个目标,而完成一个目标,首先就要剖析这个目标,剖析目标的最好方式就是提问。正如美国作家梅若李·亚当斯《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工具》书中所说的“伟大的结果始于非凡的提问”,清晰的问题能让我们明确的去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

首先,如何提问?

1.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明确目标)

2.做了一件事情就会……(建立目标的标准)

3.……让其他事情变得简单或者不重要了(更清晰的选择)

按照以上三个问题的原则去套用每一件事情,会让问题更加的清晰、明了。

其次,问题四象限

我们可以将事情(目标)分为4个象限:

1.目标远大且具体

2.目标远大不具体

3.目标小不具体

4.目标小且具体

而需要遵循的就是远大且具体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才实际而可行。

重要的事情铸就卓越的成就 

一次只做一件事,做最重要的哪件事,其核心有三点:目标、事务优先级、生产力。

而目标的达成外在的显著就是生产力,生产力就代表了成就和能力。但决定生产力的还是由内在的目标和事务优先级所造就。目标越大越具体,事务优先级处理的越正确,其生产力越高。

生产力=目标×事务优先级

处理事务的优先级可以参考四象限法则:优先处理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其次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在其次紧急不重要的事,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可以忽略不计。

在时间的设定上,留出三个,即空闲时间、优先处理事项时间和计划的时间。

人不是机器,不可能24小时不停转的运作,空闲时间就是给自己充足的休息时间,陪陪家人、感受生活以及为投入重要的事情蓄能;优先处理事项的时间就是将最佳状态给予最重要的事情;计划的时间用来调整重要事项的进程与节奏。三个时间有条不紊的切换,效率会高出很多,这也是卓越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一次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有摒弃自我或他人的打断,学会对所有影响目标重要的事情说“不”;深挖问题到极致的程度,提出最佳的问题解决问题;66天养成专注力的习惯,把专注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设定远大而具体的目标,拆分目标,按轻重缓急优先完成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