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立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良好体验,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有力量的,美好的,感到生命有意义。
自尊、自信、自爱,都是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反之,自贬、自卑、自恨,是没有或低自我价值的表现。
如何确立自我价值呢?
人们通常认为有以下两种途径:人我比较;他人的评价。但它们真的是确立自我价值的真实来源和有效方法吗?以下将分别进行解析。
一、人我比较→自我价值?
1.比比比
一般认为,与他人比较,是获得自我价值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而这种比较,往往是在社会的价值排序体系之下,重视外在名利成就,且只关注结果。
比如,
若我是高帅健,你是矮丑残,那么,我比你更高贵。
若我天资聪慧,你先天低能,那么,我比你更高贵。
若我是北京人,你出身农村,那么,我比你更高贵。
若我爸是李刚,你爸早下岗,那么,我比你更高贵。
若我是博士生,你是初中生,那么,我比你更高档。
若我住碧桂园,你住碧挂园,那么,我比你更高档。
若我开大宝马,你挤破公交,那么,我比你更高档。
……
2.命与运
上面所比较的人的种种条件中,有些是先天的,有些则涉及人后天自身的努力。我认为,以上这种比法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为什么?这涉及到命运的问题。
我将“命运”以人的自主程度分为两部分:
①“命”:指个人不可自主掌控的部分。主要包括先天的条件(如体质容貌、天赋才能、原生家庭)和后天的际遇。
②“运”:指个人可以自主掌控的部分。在这一范畴内,人能够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把控、作为,可以使之改善、发展、提升。
既然是自我价值,其确立就要建基在“自力”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必须是出自我个人的努力、作为的,才能算作是我的功劳,体现出我的价值。
也就是说,天命定的、个人不可为、不可自主掌控的东西,即使再好,也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高;即使再差,也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低。因为那是“天力”,是天的功过,非我无关。
即,运——自作为,是自我价值确立的来源:
运(自作为)→自我价值
3.可为空间
更进一步来说,每个人天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很多甚至是云泥之别,也就是说,每个人起跑点的情况不同。如果不看起点,一味以每人所达终点来评定其人生的成绩、价值,是不公正的。有些人很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达到另一些人起点的水平,比如自闭症患者,残障人士,等等。
所以,衡量自我价值,还要兼顾“命的起点”情况。
在此,我提出“可为空间”的概念。可为空间,是每个人基于自己命运的起点条件,所能付出努力去作为的最大范围。(最大可尽力空间;能做空间)
可为空间,并非指个人发展所达成就的大小,而是强调人能自主作为、所能尽人事的最大范围。所以,可为空间并非为人的发展设限,而是鼓励每个人付出自身最大努力,发挥最大潜能,去实现最好的自己。
一个人只要最大程度竭尽了自身的可为空间,即是圆满了自己的人生。因为竭尽全力,能做已做,所以此生无憾,无愧自己,无愧天地。
可为空间,让人清晰立足自己命运的起点条件,清楚自己的可为与不可为,进而将全部精力用于自己可把控、可努力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去创造,去实现自我价值。
可为空间,令人知“限”。但此一知“限”,不止不会限制人的发展,反而能大大促进人的发展。因为它使人的精力从不可为、不重要的事情上撤回,汇拢聚焦在可为的事情上,如同放大镜汇聚阳光,全神贯注,所以能更快速地成长、进步,有所成就。可为空间的知“限”,令人知止,而后能定静安虑,最终有得。
竭尽可为空间,所以无憾;竭尽可为空间,必有成就。
至此,确立自我价值的途径为:
竭尽可为空间所能达成的成就→自我价值
1. 精神价值
那么,一个人致力于自己的可为空间,所能达成的发展、成就是怎样的呢?
在精神领域,信靠理性,方法得当,精神成就是可以指望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精神创造产生的成果,也是无定限的。
在外在物质领域,名利成就方面,结果与自身努力正相关,但须知很多时候爱拼并不一定都会赢,因为还受后天际遇等非自身可控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精神领域局限性更小,是人更能够把握的。
对我个人而言,可为空间下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即是人在精神领域的成长,发展,创造,成就。因为:
①精神,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②精神创造,本身是自成目的,自成价值,自我满足的。它使人降低、超越比较的需求。
③人在精神领域所受局限性更小,可把控性更大,发展空间更大。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差异更小,每个人起点更加平等。
我的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模型,如下:
①圆心觉醒:自我觉醒。(精神之树种子的萌芽)
体会到九一妙心,我是我世界的第一身、中心。每个人都是他世界的圆心,圆心超越比较。
自我觉醒非常重要、有价值,但这只是第一步,远非终点,还需“悟后起修”。
②发展圆面积1:(生根发芽,成长为一颗大树,创造结出果实)
此为致力于可为空间,实现人生价值的重地。建构自我思想体系,运用思想精神进行创造。即:思想精神+技能→进行创造→精神物质产品。这一过程是自成目的,自成价值,自我满足的。
在这里,人确立自信,确立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在精神创造的成果中塑封生命活力,使肉体消亡后,精神生命依旧延续。用创造过程的永恒,超越消亡的最终结果。
③发展圆面积2:(果实的变现情况)
发展物质成就,名利成就——这是以上领域发展的自然结果。物质名利,基要、重要,但不是做事的根本目的。
综上得出,我个人自我价值确立的主要途径为:
竭尽可为空间所能达成的精神成就→自我价值
2. 超越比较
分析至此,自我价值的确立其实早已超越了比较。因为:
①可为空间,立足每个人自身命运起点的条件,是独特的、个人化的。
②九一妙心,自我觉醒,超越了比较。
③精神创造本身,是自成目的,自成价值,自我满足的。它超越了比较的需求。
以上种种,关乎自我价值确立的要素,都是自我世界的内部事务,只关乎自我,与外界他人无关;是自我与自我的关系,而非人我关系。
所以,自我价值确立的途径,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来自比较的,是和他人相关的,是来自人我关系的。
自我价值的确立,无关比较,无关他人。
自我价值的确立,关乎自我关系,无关人我关系。
二、他人的评价→自我价值?
首先,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存在差异,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这可能会造成自我评价的疑惑、混乱。其次,他人的外在言行,并不一定等于他内心的真实所想,而这两者也并不一定等于我们自己的自我实相。所以,我们不能不加拣择、轻易地根据别人的言行对待,来确立自我价值。
此处可应用李天命提出的“情缘圈”。也就是说,我们用理性对自我价值进行确立,同时也需要同样遵循理性原则的他人进行同行评审,佐证。因此要对“他人”进行挑选,我们只选择真实,遵循理性,脑锐心透,了解自己的重要他人作为“心客”。我们只重视这些人对我们的评价,也只有这样的人的评价才具有参考价值,对自我价值的确立才有辅助、支持作用。
因此,确立自我价值的辅助途径为:
心客的认可善待→(辅助)自我价值
结语
自我价值的确立,以遵循理性的自证、自立、自定、自创为主,以心客的他证为辅。
自我价值的确立,关乎自我关系,无关人我关系,超越比较。
自我价值的确立,在于竭尽可为空间所能达成的成就。
对我个人而言,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于精神领域的成长,发展,创造,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