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2021-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夕_1a24

上周六参加缓缓冥想营会议,当时因为有个同学提到自己心里住着两个极端的自己,没有办法和平相处,随后缓缓用天使和魔鬼去形容内心的这两个极端,我隔着屏幕心里觉得有些难受,心里觉得这都是我,为什么我要把其中一个看作是天使,而另外一个看作是魔鬼呢?当时觉得那个被称为魔鬼的内在小孩觉得十分委屈,当时他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别忽略我”。那时候我确信:我身上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

然后周六下午朋友从深圳过来找我玩,我们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刚好又聊到了这个话题,她问我:“你觉得你是谁?你的身体是你吗?你所有的情绪是你吗”,我当时斩钉截铁的说,当然是我。然后他又再次问了一遍,你确定吗?这样一问就让我有一些质疑,难道我的身体不是我吗?那她不是我是谁呢?如果不是我,我为什么会身体不适的时候感到疼痛,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为什么会难过?她见我充满疑问,给我推荐了一本书《不羁的灵魂》。并且她还卖关子说:看完后,你一定会对自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周二中午吃过午餐,我来到公司的图书馆,特意选了一个靠窗的沙发坐下来,臀部一点点陷入沙发中,我感受到了放松,慢慢地我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第一部分是觉醒中的意识,然后作者分为4个章节,第一章节名字叫脑海中的声音。开篇作者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把我们带入到情景中。我们的大脑总是无时无刻的在是在说话,而且可能不是一个人在言语,看到这里,我就想到学习冥想的最开始的一个步骤就是觉察,把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觉察大脑里每时每刻出现的念头,然后打上标签。刚开始我自信的认为我肯定没有很多念头,可是当我安静的坐下来,我发现我的念头像高速路上飞驰的汽车,他们匆匆的来,匆匆的去。但是却从未中断。就像我上一秒还在思考中午吃什么,下一秒又在思考晚上几点睡觉。读下来第一张和第二张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念头无处不在。有意思的是,作者在第二章把念头比喻成我们的室友。我们的内心深处不止住着一个人,还住着一位无处不在的室友,他的存在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小孩,每天只会在搞破坏。

第三章的题目是我是谁?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我的名字是我吗?我的身高体重是我吗?我所经历的,我所看见的这些都是我吗?他说道:“如果你正在观看某个事物的主体,那么这个事物就不是你。所以你可以立刻知道你不是外部世界,你是正从内心深处向外观看着世界的人”。我是觉知的中心,并且我始终能觉知到,我是一个正在经历这些事件以及与之相应的想法和情感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