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渐渐麻木的心灵说不——《美感是最好的家教》

2018-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StarrySNight

作者从音乐和教育专业领域出发,结合自身育儿的经验,又结合美术学习经历,写了这一本小册子,虽然很薄,却帮我对现在面临的困境打开了关键的思路。

现代人热衷于思维的训练,为了适应科技的剧变,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越来越趋近理性和高效的思考显得空前的重要。可是这本小书却提醒了我另外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感受自然和有美感的生活,才是能够指导人生一生的哲学。其实也是引导我思考,理性和感性对于人来说,哪个更加重要。

这本书就连前言和后记都写的很有意思,其中有关培养五感的见解,以及无论贫富都可以培养美感的观点,以及构建人生基础是重中之重的见解,都对于我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前言中,作者对于自己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首先是在育儿过程中面临学习和技能的培养问题,然后结合自己在音乐和教育领域中的见解,发现越是领域中专家,越是注重基础的培养,即五感和感知力,这也是创造力的来源。然后如何培养感知力呢?作者也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发觉重在习惯的养成,但是这些习惯并不见得昂贵,关键在于用心。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必须马上去做,因为这是心灵的营养。感知力的培养,最好的时机是现在。而亲子过程是培养感知力很好的过程,这个阶段对于父母和孩子都非常享受。

——正文中,对于一些美感培养的小感想,作者做了一些列举。

第一章:点缀生活

生活中每天接触到的物品会在无意识间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家里的花花草草会使人安静,并且让人的作品不由的生出一种空间感。就连每天玄关的拖鞋都能体现家里生活的人的心情呢。也许改变就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开始了呢,可以是一束花,也可以是一双整齐的拖鞋。

让家里的每一个物品都有一个舒服的姿势,让家可以成为一个安心休息的地方。

第二章:丰富的色彩

观察不同的色彩以及不同环境下色彩的变化,有助于打开人的视觉感知力。

第三章:培养音感。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强调了唱歌对于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在学习钢琴之前要学会唱歌。培养孩子对于古典乐的兴趣。

第四章:品味质感。

在大自然中学习质感,在生活中对质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哪怕是一个摆豆腐的盘子,用心也会有大大的不同。

第五章:重视游戏:

列举了一些可以培养音感和音乐素养的小游戏。孩子非常喜欢游戏的形式。

第六章:漂亮妈妈:

对于妈妈来说最重要的一门功课,每天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对于孩子来说,是审美最好的启迪。锻炼身体,保持好的体力。衣服不见得昂贵,但是都精心照顾和搭配。

第七章:感觉抽屉

多多丰富自己的感觉,多给自己建一些抽屉,努力用心建好每一个抽屉。

第八章:魅力光环

如何打造自己的光环,使自己坚定,有自信。恰当的说话方式,合适的外表,都体现了一个的魅力。

第九章:不再提钱

有条件创造好的环境固然好,但是如果不够钱,就需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动脑筋让梦想实现。

第十章:良性竞争

在社会中难免会有竞争,激烈的竞争下难免会心态失衡,这也是大人小孩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要保持与自己比较的心态。

第十一章:保持平静

无论是哪一个等级的人,无论多高成就,都要注意保持自己心境的平静。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被自己喜欢的日用品围绕,给自己加油,给自己一个心灵庇护所。

三十年跌跌撞撞的成长,匆匆忙忙的踏上人生的一站又一站,心灵渐渐的被焦虑和抑郁覆盖,渐渐觉得自己变的没有了真正热爱的东西。而孩子却给了自己一个重新重新来过的机会,让自己回想起做为一个儿童时的心境。在育儿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育儿其实还是育已这个本质的道理,学会把一颗焦虑的心慢慢放下,抛弃那些生活中的琐碎,重新把视线放在自己身上,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的时候,发现还是自己的那颗初心在闪闪发光。

科学说,人的大脑是可以被解构的,是有规律可依的,人的各种素养,都是可以培训的。是太过理性的生活,会导致人焦虑。而感性,却可以对心灵进行疏导。感知力,最初不是应该来源于培训班,应该是来源于生活,也许这才是幸福的源泉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