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之溪:从影视技巧的角度剖析浅野一二零的叙事手法(一)
浅野笔下的故事颇有女性气质,阴柔而敏感,人物表情木纳却内心澎湃。手法上他更像希区柯克这类“强势”导演,不过多依赖演员的表演,强调主观调度、布景、剪辑。
细细分析他的故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却往往是工工整整的古典模式,规行矩步。
一个好的故事,主角必然要经历冲突、然后实现成长,浅野小心翼翼的遵循着这些规律,避免引发读者的解读困难,只不过他的故事中的冲突和成长往往发生在角色的内心世界。
笔者抛砖引玉,以浅野的短篇《多美好的人生》为代表,尝试解读出他惯用的叙事结构、构图与分镜等手法,与各位同行、同好共同探讨。
一、故事概略和叙事结构:
典型的古典三幕结构:
第一幕——铺垫——提出矛盾:现在的平淡生活是幸福的吗?
女孩在打包准备搬家时,发现了一封五年前自己写给现在的自己的信,语气颇为忧郁,表现出对未来——也就是现在——生活的不确信,从而展开了该剧的主要心理矛盾点——对于一个普通青年来说,平淡的生活究竟是幸福的吗?
第二幕——冲突——现在状态:“小确幸”
第二幕发生在与出差归来的男友相遇后,通过两个人的交谈,非常随意的勾勒出他们的生活状态:日子平平淡淡甚至略微窘迫,却充满了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这一幕整体构图、镜头、角度等,都与前后幕有明显的不同:前后幕均以特写和大特写镜头、纵向运动、背影后跟镜头为主;而此幕则镜头拉远,用了大量侧向的全景、中景镜头,女主角也终于出现了正面面部特写,“露脸”了。
显然,前后幕通过特写等手法,渲染出强烈的情绪介入。而第二幕拉远后,将读者“踢出”画面,使读者更为冷静客观的去思考“这种生活到底是不是幸福呢”?
第三幕——解决——主角终于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幸福的关键是一直有他相伴。
至此,主角内心经历了冲突,达成了成长。
当然还有一个结尾:回家继续给未来的自己再来一封信。
二、象征与隐喻:
搬家:
整个故事发生在搬家之际。
搬家本身象征着生活的变换,他们是要搬到一个更好、租金更贵的房子,象征着生活正在变美好,但是对于租金的担心也应和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积水洼:
第二幕中的积水洼,结合女主的动作,象征着女主角对于平淡日子的困惑。
场景:出门——斜坡路的相遇——回家
场景的变化正好符合三幕结构:第一幕是在“出去”的路上,然后第二幕相遇,发生在斜坡路旁,斜坡路使画面有了一条横贯的支配性的斜线(见前图),这种不稳定性正好符合纠结的内心;这也是整篇中唯一采用横向全景镜头的部分,读者被“拉”出框外,更加客观。而第三幕中矛盾得到解决,自己给出了答案,这一幕恰恰发生在“回家”路上。
三、镜头:
大量运用特写与大特写,仅在第二幕中较多运用全景和中景镜头。他的每个画格的镜头和构图虽安排含蓄却富含戏剧性,神似约翰·福特,以富于表现力的镜头、角度和光线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感情表达(渲染)。
特写镜头属于主观性镜头,本身强化了读者的感情介入,善于表达细腻的感情变化。本篇中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特写却偏偏在第一和第三幕均没有正面整体面部或者眼睛的特写,而是手、下巴、脑勺这些……表情被藏了起来,就像一个对话时不敢看对方眼睛的羞怯的人的视角。这种手法,也正好符合了女主角忧郁的气质,并且给予了读者更多的情感留白,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四、角度:
除了叙事性的水平镜头外,在表现女主角的时候用了一定量的俯角镜头,俯角镜头会使人物显得相对弱势,非常符合要刻画的女主角的性格特征。
全篇唯一的两个仰角镜头都给了男主,说明了两个人关系中双方的定位。
五、透视方位:
第一幕、第三幕均主要采用纵向透视的背影后跟镜头,这里有两重意义:
1.纵向透视镜头本身容易形成整体运动迟缓、无力的感觉,运动速度“降低”,更适合刻画心理情境。
2.背影后跟镜头使读者和主角处于同一个视觉方向,主角的前景一目了然、消除紧张感和环境张力,但是人物表情却又被藏了起来,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情绪张力。
第二幕则多水平构图,这个用意前述讲过。并且这种构图上的变化,也使第二幕在氛围上特异起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