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婚姻育儿

婚姻:是应该夫唱妇随,还是该妇唱夫随?

2018-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佑方舟

                                                                一佑方舟


古人云:“女怕嫁错郎!”。这是不是说,婚姻中,就应该男尊女卑,就应该夫唱妇随?

一个多月前,有幸与爱人一起参加了他恩师和领导的30年结婚纪念活动。时间匆匆过去,可是他们那唯美的爱情让我动容,也让我似乎看到了,婚姻中是夫唱妇随,也是妇唱夫随。

                                    相识之地,喜结连理

她,一个城里姑娘,在南京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

他,一个农村小伙,在南京的同一所大学读研究生。

她,是校花,成绩好,人漂亮,酷爱跳舞,从不缺席学校的任何一场舞会。

他,聪明,睿智,有一些腼腆,做科研的一把好手,认为带妆的女子都是妖怪。

八十年代,读研究生的人本来不多,读研究生的女生就更少了。作为一名女研究生,她要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她,在校园内遇见了他。

那个年代,他想找一个比自己学历低一些的女生,来组建家庭。他有一个同乡密友,密友介绍一个附近学校的专科生给他。

她,就是金庸小说中的赵敏,相信自己的判断,当听说专科生事件时,孤身一人来到他的家乡。与他家乡的密友争辩,告诉密友:她才是他的那个对的她。

这场爱情保卫战被她打响,他的密友见了她的真容,感受她的气质,很快与他站在同一战线上,在密友的祝福下,她和他,在他们相识的地方,喜结连理。

                                        千里求学,相依相伴

毕业后,他和她都留校任教。本以为生活就如此平静地走下去。谁知,他娶到的,不仅是自信、开朗、美丽的妻子,还娶到了更大的勇气。

那个年代,高校教师有留学深造的机会。他,从没有想过去申请,他内心在想,“有那么多人呢,怎么会轮到我?”她鼓励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万事就怕试,独具慧眼的她,了解他,他的申请通过了。他们一起远渡重洋去日本深造。本以为,几年后,两位博士会双双再一起迈上另一个台阶。

到日本后不久,她怀孕了。本来,可以与他并肩作战,一起做科研;本来,可以与他一起,拿到同样的博士学位;本来,可以为她的“居里夫人”之梦而奋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决定从厅台上走入厨房,过上了家庭主妇的生活。这一过,就是六年。

在日本,他读博士,她养胎、生小孩,六年生了两个小孩。没有婆婆,也没有丈母娘,她,就一个人,六年拉扯着两个孩子。

在回忆这段时光的时候,她说,那个时候感觉好幸福,每天带着两个孩子送他去车站,从车站接他下班,都是最美的回忆;他说,有时候晚上工作到很晚,回到家里,她已经睡着了,大女儿却很精神,眼睛瞪着天花板在咿咿呀呀,晚上回来抱着大女儿走来走去让他很满足。

日本留学,只有他一个人拿着奖学金,这些钱要用来租房子、养孩子、还要支持国内的家庭,他们过得并不富裕。有时候,会去富人区捡一些二手东西来用。

终于,他毕业了。他以他的优秀征服了日本东京大学,被留任东京大学的教授。他的待遇提高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捡二手货过日子了。

她说,她们搬入新家后,所有的家具都换成了新的。那可能就是迎接幸福生活的姿态吧,或者是那种苦尽甘来的一种喜悦吧。旁观者看来,到此处,神仙眷侣的生活也就不过如此吧!可是,在舒适生活刚刚开始不久,他们却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奋斗之路。

                                        革命战友,并肩作战

在东京大学任教后,他回国探亲。回到了那个出国前任教的大学。他的导师,是一位业内泰斗,泰斗的一席话,触动了他那颗精忠报国的心。

他,当时要放弃的,是在日本苦尽甘来的幸福,是第一位受聘的华人教授,是世界上先进设备的实验室,是业内国际上的大腕指导先生,是丰厚的个人待遇,是窗明几净的住所,是井井有条的社会基础设施,是妻子、女儿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甜蜜生活……

他,如果回国,面对的将是:事业上的零起点,国内空落落的实验室,举步维艰的科研路,妻女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

然而,那颗精忠报国的心是如此坚定,第一次回国探亲就毅然决定要回国。他嘴上对校长说,她肯定不同意,一定回去说服她。但是,他内心估计已经胜券在握了。

果然,她,那个自信、漂亮的女研究生,那个从厅堂走入厨房的她,这次,又跟着他回到了起点,尊重并且支持着他的这次重大选择。

回到出国前的学校,他,在专业岗上兢兢业业,她,在职能岗谋得一份闲差。在旁观者看来,这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组合。可是,那个骨子里有内涵、有干劲的她,不甘只做一个家属。她凭着自己的个人能力,拉到了第一个科研项目,准备大干一场。

可惜的是,这个拉来的项目,自己只能给了它开始,却不能完美收官。因为,他,为了更好地发光发热,应邀从南京来到了北京,全国最好的大学做科研,带学生。

她,还是那个出国前的她,又一次放弃自己的科研项目,带着孩子,从南京到北京,与他团聚。她,没能成为科研上的“居里夫人”,却在到北京后得到了一个在管理上施展拳脚的机会。聪颖、智慧的她,很快在企业中脱颖而出,做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

他,来到北京后,科研上不断突破,又是从无到有的建设实验室,从无到有地组建研发团队,带领团队研发了净化水的产品。

他,有一个梦想,希望实验室的膜产品能够走入市场,迈向世界。他,用他的智慧去寻找投资,用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把产品从实验室带到市场。这个时候,还缺少一位精干的管理者,来完成这一伟大使命。他的那个她,这次,他们成为同一事业的战友。

都说“十年磨一剑”,不到十年,他,带领学生在实验室研发,她,带领团队在市场上开疆扩土,他们在业内声名鹊起。提到他,大家都会想起她;想到她,大家也总忘不了他。

                                        携手成长,相约辉煌

她,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仍然在商界上拼搏;

他,已是业内顶级专家,仍然选择去继续深造;

她,现在还在修心理学,修炼内在气质;

他,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准备下一阶段的升华;

她,他,是榜样,是导师,是方向……

他们的默契、信任与相互支持,是夫唱妇随,也是妇唱夫随……

期待着,她与他的下一个辉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