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的聚会
如果你看见一群人总是欢天喜地,那么你可能会想到他们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如果你看见一群互不认识的90后在外面聊天,那么你可能会想到他们在参加某种发布会或者歌唱会什么的。
如果你看见一群互不认识的80后在外面聊天,那么你可能会想到他们再谈商业。
按照传统是这样的。可事实往往出乎意外。
这次的活动就是这样。一群不认识的80后,在一起聊起了教育,与父母的相处。
那么现在来看看各位对“母亲”的聊天吧。
1.我
我讲述了我妈带我的经历。总而言之就是惨啊,跟海贼王里的路飞差不多,在挨打中成长。 PS:在一个不重视教育,比拼谁在社会上混得好,哪怕犯罪也可以的环境里。爱看书与爱思考的我,自然一直被排挤。
这次主要是聊天,所以并没什么干货。不过在场的闲聊还是有些干货。比如,对我个人而言,刷新了部分以前的观点、懂得了一些教育的方法。
2.创业者
你能想象出一个文艺青年,开了3个门店吗?
你能想象出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开了3个门店吗?
今天,我们就是在她的店里进行活动的。一个自称过时的文艺青年,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好有能力的母亲,最关键是,她给人的感受,完全不是女强人。
她讲述的她母亲强势的爱与很多分支点,比如教育,对小孩看法的改变……
强势的爱,没有多少隐私,没有自主选择权利。大学专业,她选。在家,不准关门。考研也是母亲的要求。什么都被母亲管着,母亲给了太多的爱在孩子身上了。
有时过多的爱,往往会造成不良反响。但这位创业者,没有矫情这些,现在也没了那些不良反应。
特别是她讲完后,一些故事使我沉思了。我的一些想法太理想化了。
3.大数据分析师
听到这名称时,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你觉得她会是一个很漂亮的女生吗?
她母亲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她,可太多的爱,往往会有反作用。就这样,大学的她离开了家。也许后来是理解了吧,现在就回到母亲身边上班来了。
她呢,也继承她妈的脾气。生气时,脑袋里有很多话,但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就冷战。
对此我没有感受,但我领悟到。也许夫妻吵架,并不是对方愿意和你保持冷战,而是她当时不知道说什么。
此时如果另一半是那种,你越不说话,就越恼火。那么矛盾就出来了。说话人的思想是,有什么事大家说出来,就解决了。你不说话,这是什么意思,承认我错了,还是你错了。或者其他什么……可沉默人的思想,却是我当时太恼火,一时不知道说啥了。
4.理工男
思想好有见解,与父母的关系也好好。这也是今天唯一 一个在相对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孩子。
最厉害的是,他处在了照顾母亲的角色上。现在好多人根本做不到和母亲那样温馨的相处。不仅如此,他还带来了很多有干货的见解。比如:怎样与父母相处。
他的母亲现在几乎想个小孩,他母亲喜欢在吃饭时看电视,这是不好的习惯,他每次看见后,就会喊母亲不要看电视了,然后把她拉在餐桌上吃饭。有时他母亲害怕被家人知道看电视太晚,就把声音开的很小。然后被发现了,还一脸委屈地解释。对此我们的理工男能怎么办呢,还是劝母亲睡觉去。然后他母亲也很配合。
还有很多画面,这些都很温馨。听听就觉得幸福。
5.妙龄少女
我完全无法想象,这是一位80后。若不是她很在意理工男的年龄,并在随后说了自己的年龄。我至今也不会相信她是80后。看起来就跟我差不多啊,好年轻。我以后能这样年轻就好了。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既然不幸又何必去在意。她跟我一样,家里的环境很遭殃,一句“跟父母最好的联系就是没联系”的话,使我瞬时知道这家庭的环境。后来我岔开话题了,没有让她继续说下去。这经历我经历过,回想是一种痛。但后来由于一位刚有事的离开一会儿的群友说错过了她的分享吗,所以她继续分享了。此分享虽没说出什么,但我能理解那种心情。因为我也经历过。PS:她也跟我一样,多愁善感。容易哭。
最后,我真的非常感谢她。我始终想象不出,这活动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魔力,使第一次参加活动的人就能这样分享。而且在分享时,她还承认了自己的一些毛病,并询问一些解决方法。
天啊,你愿意在陌生人面前暴露你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吗?尽管暴露,你也会用那种眼神来寻求答案吗? 对此我除了满满的感谢,还是只能感谢。我经历这些事,我知道说出这些需要做出多大的勇气。 我不要求大家都能理解,但至少我能理解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