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战争中的奇葩事儿,总有一个让您笑(一)
翻阅《左传》,可以一览春秋时期诸侯各国的兴衰成败。作者左丘明还工于描写战争场面,大小战役精彩纷呈,但令人意外的是,其中还不乏一些奇葩事儿,总让人忍俊不禁。
对方还没准备好,不准攻击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以泓水一战的仁义之举而闻名天下,后人津津乐道,褒贬不一。
楚国兵力远胜宋国,宋襄公不顾国人反对,决定应战。楚军渡河,大司马建议半济而击之,宋襄公说不可;楚军未列阵,大司马建议趁其乱而击之,宋襄公说不可;楚军列阵,宋襄公下令: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就是说受过伤的不打,头发花白的老人不打。于是乎,宋军在以一打多的情况下,还要执行宋襄公的军令,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宋襄公也不幸中箭,后不治身亡。
宋襄公,敌人的命是命,您手下的命就不是命了吗?既然如此仁义,不愿看见伤亡,当初又何苦要坚持应战呢?
泓水之战你得把车前横木抽掉,辕前横木扔掉,战车才冲出陷坑
也许是受到了宋襄公仁义精神的感召,楚人在邲之战也显示出高风亮节。
公元前597年,晋、楚双方终于在邲地会战,由于晋军内部的不团结,加上一飞冲天、势不可挡的楚庄王,晋军大败,慌忙向黄河边撤退。
临危就懵的晋中军帅荀林父此时不但不安抚军心,反而下令:“先过河者有赏!”于是,中军、下军便混作一团,忙着抢船过河,双方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一顿砍杀过后,船里的手指多到可以捧起来。
看着晋军自相残杀的惨样,楚军竟动了恻隐之心,不但放弃了攻击晋军,还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晋军有的战车陷入泥坑,楚人就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晋军的马儿盘旋不进,楚人又教他们拔去大旗,扔掉辕前横木,战车才冲出陷坑。
万万没想到,好久都没打过败仗的晋军反而回头对楚人说:“唉!我没有你们楚人熟悉逃跑的招数啊!”言下之意,是在讽刺楚国以前老是打败仗,善于逃跑。
邲之战晋军都输到这份上了,不自我反省,还恩将仇报,挖苦雪中送炭之人,输了不也是应该的吗?
好笑的事儿还有很多,且听下回分解吧!
我是“春秋无忌”,喜欢我的文章请留下您的赞;如果想读我更多的文章,不妨关注我。谢谢!